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
2006-7
上海大学
葛红兵
276
无
本卷包括“原理”、“范畴”两编。“原理”部分讨论了文学的本质、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的起源、文学的形式和价值、作家论、文学批评论、研究方法论和文学价值论等问题。“范畴”部分讨论了文艺学范畴系统中的一系列基本概念: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话语、意境、典型、隐喻、艺术真实和艺术思维等,鲜明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艺学的微观内涵。本卷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入门书籍或基本教材。
葛红兵,1968年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访问研究员(2003年),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主要著作有《障碍与认同一一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人为与人言》、《文学史形态学》、《葛红兵文集(三卷本)》等。
一、原理 《中国的文学理论》绪论 范式革命与文艺学转型 诗魂三魄论——对诗学本质的综合思考 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酌第一原理 对艺术发生的心理学思考 文学的“起源”与“本原” 从“人类本体”论到“文艺活动”论 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 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 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 论当代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 “实际上评论既具有创造性也具有独立性”——论感悟式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批评 构建以审美为中介的文学价值系统——兼论文学理论批评怎样应对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二、范畴 古典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关于话语的意义形态学 论当代中国诗学的话语空间 叙述学的“话语”与小说文体学的“文体” 从语言到思想:再论文学形象的内部构成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典型理论研究的时态考察 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 隐喻: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论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艺术思维活动的自由度后记
全书分为历史思潮卷、论争文体卷和原理范畴卷,系统汇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学研究成果的精华,探讨了自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关于文艺学的历史、思潮、原理、范畴、论争、文类等六方面的基本问题。该套书的作者队伍整容庞大,70多位作者均是当前活跃在我国文艺界的学者,他们大多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专门的研究员、教授、博导,很多人还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各自的治学领域都做出了相当贡献。这次入选的论文多是他们的力作,篇篇文章立论严谨、观点新鲜,具有宏观概括力和思想冲击力,既能以开阔的视野让人了解全局,又能以理论的新颖深邃给读者思想及方法的启迪。该书注重历史意识与当代视野的有机融合,注重问题意识与理论范式的稳健推进,注重理论建构与文学事实的互逆渗透,注重作者阵容与典范力作的双重遴选,是对我国文艺学整体成就的一次集体展阅,全面展示了我国文艺学的最高成就和整体水准。
无
讲解中国文艺思想发展史
书还好,比较喜欢。尽管是一些论文汇总,可是有利于研究中国文艺学的整个脉络,进而开掘更深广的空间。部分名家的论文没有收入,实在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