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在中国
2011-4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寿堪,王成兵
243
无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西学东渐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传入我国,产生很大影响。《实用主义在中国》分析了实用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过程,揭示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特征;反传统形而上学、效用的真理观、行为主义和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在中国》遵循唯物主义历史观,将实用主义传入及其传播的历程,放到当时我国社会政治环境中加以审视,分为四个时期:五四前后关用主义大师杜威在华讲学,实用主义传入在我国掀起高潮;三四十年代,各种学说、思潮的斗争空前激烈,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对实用主义的研究也在深入发展;五六十年代,我国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引下,实用主义成为首当其冲的彻底批判与斗争的对象;80年代后,我国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对实用主义的研究开始走向科学与繁荣。各个时期实用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效应也有所涉及。《实用主义在中国》最后一部分是对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反思,作者对于如何正确处理政治与哲学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实用主义概述
一 实用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实用主义在美同的发展过程
三 实用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五四”前后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高潮
一 杜威来华讲学传播西方哲学与文化
二 胡适全面系统地传播实用主义哲学
三 胡适治学方法应用的实用主义
四 胡适的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五 陶行知传播实用主义教育观
六 蒋梦麟传播杜威的伦理学
七 朱谦之对实用主义的评论
第三章 三四十年代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
一 以原著和现代哲学的视角传播实用主义哲学
二 实用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两种哲学与方法的争辩
三 以专题的形式深入研究杜威教育思想
四 从多层面批评实用主义理论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对实用主义的批判
一 批判实用主义的社会背景
二 批判实用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 批判胡适进化沦和方法论
四 批判时期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80年代起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开始走向科学与繁荣
一 “文革”后对实用主义逐步走上实事求是的评价
二 重新评价古典实用主义哲学
三 新实用主义的传播与研究
四 当前我国实用主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对于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反思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二 坚持以科学分析态度看待实用主义
三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版权页:首先,詹姆士、杜威等人强调经验与自然、人与物、主体与客体是不可分的、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经验方法是能够公正地对待“经验”这个兼收并蓄的统一体的惟一方法,是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旨在反对把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武断的理智主义”的错误。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杜威有关经验问题的几段论述:“经验乃是被理智地用来作为揭露自然的真实面目的手段。它发现:自然和经验并不是仇敌或外人。经验并不是把人和自然界隔绝开来的幛幕;它是继续不断地深入自然的心脏的一个途径。在人类经验的特性中,没有一个指向不可知论的结论的指针,而相反地,自然本身却是不断地在揭露它自己。只要人们有这种机智和勇气去追随经验中所固有的指导力量,经验中就有这种指导力量,而哲学的失败就是由于不信任经验中所固有的这种指导力量。”“假使我们使人们注意到:自然与经验还在另一种关联中和谐地存在一起,即在这种关联中,经验乃是达到自然、揭露自然秘密的一种方法和惟一方法,且并在这种关联中,经验所揭露的自然(在自然科学中利用经验的方法)又深化、丰富化,并指导着经验进一步的发展,那么这个变化过程也许会加速起来。”“在自然科学中经验与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联合并没有被当作一件怪事;相反地,如果研究者要把他所发现的东西当作真正科学的东西来研究,那么他就必须利用经验的方法。”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浙史:实用主义在中国》:从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发展大体上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阐释,“离异”则表现为对原有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扬弃。《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希望能把这一百年来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如何创立、冲突、发展以及其走向作一较客观的(当然也会带有各位作者主观性)的描述、评论和展望。本丛书共14卷,首卷为导论,其余13卷,大体按传人时间先后,每卷描述和评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派别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无
可能是因为最后几本的原因吧,书有些破损。希望卓越爱护每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