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校本教研指导

姜平 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姜平  

页数:

204  

字数:

185000  

前言

  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方法也得到广泛运用,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为此,我们也开展了校本教研行动研究的方法探讨。我们以为,在教师中倡导开展“课例研讨”、“小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形式。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展了以下三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方式探讨:  1.一人同课多轮  “一人同课多轮”基本采用的就是上海王洁教授所提出的“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执教者经过“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二次执教-_反思——撰写教育叙事——三次执教——再反思”这样一个过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样,校本教研就转化成了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校本学习和行为改进。  2.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具体研究方法是:教师分小组将相同的课题,采用完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然后再由各组的教师代表阐述本组的教学设计意图,其他各组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再由教师将教案付诸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引导教师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实现师生互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将所得带给学生,将反思留给自己。“同课异构"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创意,也能起到优势互补、博采众长的作用。这样的课例研究形式从比较教学设计、课堂试教、研讨反思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到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行动,再次实践,再次反思,教师们在设计——行动——反思——行动——反思中经历了先实践,再反思,再进行理论升华,再实践的过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实践智慧。  3.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一种专题研讨方式,是教师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内容概要

体验新课程,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探索新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者;享受新课程,师生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是非曲直,想向他人倾诉,想与同行分享,“叙事”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途径和成果表达的需要,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 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教师平凡朴实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生活,惊喜、欢乐、顿悟、误解、悔恨、冲突,每一个故事渗透了对教育的执着信念,渗透了对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学问题的发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学现实与课程设计的矛盾和冲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教学的智慧,教学的遗憾,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合作研究,个人成长和自我演变——教师们从多立场、多角度、多侧面记叙教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教学叙事 爱的鼓励从哪里来? 尺子和称象 “画蛇添足”好 让“结”编出艺术之花” 多姿多彩的天气 几位科学教师合作研究的故事 豁然开朗的感觉 导游招聘会 两种设计 水的旋律 来自“多利”的故事 保护湘江母亲河 五彩云南让美升华 小猴子能不死吗? 信息技术课堂的引导艺术 让德育更显精彩 在写作,也在写心 冬日的阳光 那一节课,我哭了 “○”还可以是别的吗? Up to Kids 事故与故事 用“武”之地 留意教材中的亮点第二部分 生活叙事 把爱分给每个孩子 一场没有输家的赌注 白纸上的小黑点 班主任的喜与忧 玻璃心 给后进生一个光明的出口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Kitty” 当回“福尔摩斯”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身教”的感悟 我的课堂变了 喜欢流泪的孩子 小小纸条,传送真情 约定 不再忽视孩子们的“玩” 一袋喉片 学会关爱童心第三部分 自传叙事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渴望成长 在心的沟通与情的交流中成长 文史相随,无怨无悔 从农村到城市 在新课程中放飞教育的理想第四部分 教育笔记、日记 我愿做一个灯泡 学会用第三只眼 风是什么颜色的 “日久必成”个人作品演唱会 让农村孩子同享艺术的魅力 我在国庆小学做“专家” 走入基层,发现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

章节摘录

  实践证明,这种创意是有价值的:孩子们自由创编、自主选择角色,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故事,体验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乐趣,并能够自由想像,发挥各自特长。孩子们通过表演故事还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比赛不为争名夺利,而是重在参与,做人不为抛头露面,而要脚踏实地。  在参观小兔乖乖博物馆及观赏班上小朋友画的《龟兔赛跑连环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更多地了解到有关兔子的知识及轶闻趣事,而且还通过《环保兔子》的作品感受艺术课的人文主题,使艺术与生活、与文化、与情感进一步整合。  在《小兔乖乖》这一课中,我和孩子们还饶有兴趣地运用柯达伊手势,在离开钢琴伴奏的环境下准确地移高一个调,移低一个调。他们根据我的手势唱谱。这样,知识技能的教学较自然地融进师生互动的游戏、活动当中。另外,孩子们自主地选择教学环节;老师用设疑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节奏练习,同时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兔行锣;孩子们纷纷给小兔比赛出点子,使龟兔比赛不局限于跑步;最后,师生齐跳《兔子舞》,在愉快的律动中享受艺术课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通过对《小兔乖乖》一课的设计、执教,我和孩子们一样,对我国的民俗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感受到: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的艺术灵感会进发出绚丽的火花。  罗炜老师对这次课给予了非常中肯的评价,她说:该课围绕兔子的主题,从多维度来进行体现:如兔子的歌谣、谜语、兔行锣、兔子的图片、工艺品以及兔子的故事、兔子的舞蹈等,设计的活动比较丰富,亦是与孩子们比较贴近的事物,故孩子们兴趣高涨,主动性较强,活动效果也比较显著。如:孩子们在创编、表演故事的时候尤为投入,有的把小兔子骄傲自大的形象加以了夸张;有的把小白兔表现得活泼可爱、谦虚谨慎……在种种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是运动的、活跃的。但是,这次课也生成了许多问题。首先,这是一堂体现综合艺术的课例,在课的综合方面,还应该让较丰富的艺术活动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自然、融洽,不要让活动形同虚设,也不要让活动束缚孩子们的思维与手脚。如何使孩子们自主地提出问题,如何让孩子们自发地设计活动,仍然是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所应该探求并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第二次课例中,我便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四、第二次课例  2004年上期,我第二次执教了《小兔乖乖》,全程由中央电视台委托长沙市电教馆拍摄。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相似的人文主题及学习目标:师生有兴趣地收集、交流有关兔子资料,较深入地体验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体验艺术课的无穷乐趣。学生在主动参与故事创编、表演的过程中,分享与同学合作及创作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校本教研指导 PDF格式下载



有参考价值,可以指导日常工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