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人之际

聂琴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1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聂琴  

页数:

1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天人之际: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是对中国哲学史及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介绍,讨论了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中国哲学的特点,哲学发展史,及三教合流与明清时期的经世实学思想等。两种文明互不关心地成长着,一时东方亮过西方,一时西方亮过东方。而这一时,或许就是人类历史上的成百上千年,在这些凝重的年代里,人们演绎着属于自身的历史,积攒着那些属于自己的智慧而当他们再次相遇,再次碰撞的时候,都会惊异对方与自已的相似和不同。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一、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二、中国哲学与中国人三、中国哲学的特点1.浓郁的社会情结2.看似无神却有“神”3.深厚的辩证法传统4.偏重直觉的思维方式5.学派的二分对立不明显四、中国哲学的初萌1.殷周的天命神学2.阴阳学说3.“五行”思想第二章春秋百家兴起’ 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1.“仁”的学说2.天人观3.仁智统一与成人之道4.孔子与中国文化二、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子1.“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2.“兼相爱”和“交相利”3.“取实予名”与“三表”4.非命与天志5.墨学的文化失落三、最早的思辨哲学家——老子1.道生万物2.无为与无名3.“反者道之动”4.老子的文化地位第三章战国诸子争鸣一、儒学的亚圣——孟子1.性善论2.“仁政”学说3.“养浩然之气”与成人之道4.孟子的历史地位二、逍遥的隐士——庄子1.泛神论的天道观2.“齐物我”的超脱与无为3.相对主义的认识论4.“逍遥游”与道家的理想人格5.道家的文化传承三、儒家的别派——荀子1.性恶论2.“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3.“明分使群”的人道观4.“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5.对“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6.荀子思想的文化地位四、先秦最后的思想家——韩非1.法治思想和历史进化的观念2.“缘道理”与“因人情”3.“参验”的认识论4.法家与中国文化第四章两汉儒术独尊一、儒学独尊地位的奠定二、汉代“醇儒”——董仲舒1.“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哲学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3.“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观4.“尊神”与“以名正实”的认识论5.董仲舒思想的文化影响三、战斗的无神论者——王充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构成论2.“自然之道,非或为之”的无神论思想……第五章 魏晋乱世玄风第六章 隋唐三教合流第七章 宋明理学盛行第八章 明清经世实学第九章 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中国哲学的特点  这个问题实际是前一个问题的延续和深化。说特点,自然是相比较的结果。与西方哲学相比较而言,中国哲学在下述方面是很突出的:  1 浓郁的社会情结  中国哲学与社会政治、伦理紧密相关。  由于中国哲学与人生密切联系,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道”而不是“为学”,所以,哲学研究之所以必要,在于它能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能够探索国家的兴衰成败之理。因而中国封建社会哲学的一个典型性特征,就是中国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并且这种典型性的哲学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点。从先秦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术独尊,宋代的理学论证,到魏晋看似清淡的名教调和,唐代貌似超脱的佛道境界,其深层关心和服务的,都是社会关系的建构和协调。所以中国哲人历米以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为最高目的,并且追求治世之道。这种追求在单个的人身上,则是追求“内圣外王”。由于近代资本主义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自然科学电没有达到近代实验科学的水平,所以中国哲学巾自然哲学的成分很少,这一点,与西方哲学大不相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天人之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