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夫妻的关系与婚姻治疗

曾文星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4  

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曾文星  

页数:

257  

字数:

19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了彻底了解婚姻的问题,以便能着手进行辅导或治疗,首先要了解夫妻的关系,知道夫妻如何结婚,如何彼此相处,并且如何随着婚姻阶段去面对各种课题。因此,在本书里首先分析婚姻的心理与夫妻关系,讨论婚姻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去介绍各种婚姻治疗模式与辅导要领。

作者简介

曾文省,台南人,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毕业,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精社科住院医师专科训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进修,美国精神医学会资深院士。 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讲师,美国夏威夷东西文化中惦研究学者,世界精神医学会言文化精神医学分会会长。 现任: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客座教授,世界精神医学医学会文化精神医学分会荣誉顾问,美国文化精神医学研究会委员。

书籍目录

婚姻的心理与夫妻关系 婚姻的本质 婚姻对象的选择 婚姻关系的分析 夫妻关系的发展 夫妻性生活婚姻的问题 各种婚姻问题的探讨 婚姻问题的审察婚姻的治疗 婚姻治疗的概念、原则与施行 婚姻问题的审察婚姻的治疗 婚姻治疗的概念、原则与施行 婚姻治疗的各种模式 婚姻治疗的要领与技术 婚姻治疗的进展与疗效婚姻治疗的个案分析 夫妻个人的本身问题而影响婚姻关系 夫妻两人间的适应问题 跟父母有关的夫妻问题 与子女有关的婚姻问题 婚姻发展阶段的适应问题 第三者介入婚姻的问题 民族与文化差异而来的婚姻问题婚姻的适应与卫生 文化与婚姻关系 婚姻的心理卫生 附录;参考书籍

章节摘录

书摘 (1)养育、工作、生活的综合适应 假如一对婚后的夫妻生了孩子以后,马上要面对的课题便是如何把养育、工作与生活综合起来,一起适应。这是很大的责任与负担,要往三方面同时去进行。因为婚后的夫妻双方都要工作,从事自己的职业,建立自己的工作生涯;还想过点夫妻的生活,享受乐趣,培养兴趣,增加两人的生活内容;另外又要生育子女,可说是样样都要花费很多精神与时间的事。如何共同去追求并同时完成这三样的课题,的确是很不容易的事。还好,年轻人身体强壮,精力十足,靠一点父母的帮忙,或许会应付得过去。若是必要,夫妻可以暂时地调节工作的性质或分量,甚至拿长期的产假或暂时离开工作,腾出时间来专心养育的工作,等到孩子稍大些,再重复原来的工作,继续职业上的发展。 假如夫妻两方或一方有性格上不成熟的现象,不能接受太多的负担与挫折,就无法承当这个阶段的繁忙任务,会很早就表露婚姻的适应问题。 (2)接受做父母的角色与任务 娃娃生下来以后,不但要懂得如何去喂养与照顾,随着年岁的增加,也要学会如何去保护与管教,担任做父母的任务。特别是夫妻两人之间,如何去分担责任与工作,如何去扮演适当的父母角色,都是一连串的新课题,每对夫妻都要去练习与面对的。万一心理上还没有准备,或者不愿意去承当时,就会发生困难。有些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把情感重心全放在刚生下来的婴孩身上,就觉得被遗忘而感到情绪上的失落,可能到外面去寻找情感的依赖,甚至发生婚外情,危害婚姻。至于有些妻子,经过生产以后,身体肥胖,唯恐失掉女性的魅力而担心,或者因无法应付养育婴孩,而且还要担负照顾家庭的重担而支持不下,都是生产后容易招来的风波与困难,要靠夫妻双双共同去面对。 (3)夫妻关系的再适应与调整 结婚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夫妻的生活内容会继续扩大,各种职责会增加,而夫妻的关系也会逐渐进入正常化的阶段。譬如,工作上要忙于竞争或迁升等,建立经济上的基础,迎接子女的来临与养育,开始加入子女的家庭生活;再者,生活上也要各方面的尝试与充实,包括社交与娱乐活动。可说是,脱离以前多半是情感的恋爱阶段,进入真正生活中的婚姻关系。就算是还没生育子女的夫妇,也是会达到这个阶段的。在这个婚姻初期,夫妻要重新地去相互适应,不仅是彼此的感情要逐渐成熟稳定,还要逐渐地懂得如何扮演不同的角色,随时相互协助,取长补短,能相互鼓励,加强彼此的结合力,不轻易受外在因素的动摇。假如从结婚以来,没有这样逐渐进展的迹象,甚至还有倒退的情况,那就值得提醒注意,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必要时,要靠专业人员的协助,尽早解除问题。 婚姻中期(养育期) (1)子女的养育与管教 虽然子女的来临是件可喜的事,但是也要花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养育与管教,这是做父母的重要职责。子女的养育要随孩子的年岁增长而去调整。有些父母有足够的常识与经验去从事;而有的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与判断。假如夫妻有不同的看法与态度,有时就不协调,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家里有祖父母,上一辈有不同的意见,更需要大家去调节与统一,是管教上的问题。 (2)夫妻与亲子关系的综合适应 家里有了孩子,不管是一个或两个,都会引起亲子关系的适应。如何化费时间在子女身上,留多少时问给夫妻本身,是要小心去衡量的,过多过少都会容易出现问题。如何照顾孩子,同时又要关心夫妻本身的生活,是养育子女的重要课题孩子长大到性蕾期,对父母的关系还会加上一层次的三角情结,在上章里也已经说明过。夫妻如何共同让孩子顺利通过性蕾期、潜伏期或青春期的各个发展阶段,调节并配合子女心性发展上的需要,要靠夫妻的沟通、协商与合作。否则,处处都可以发生不同的问题,不但影响子女的成长,也会左右夫妻间的感情问题。 (3)工作、家庭与社交兼顾的课题I 跟结婚初期一样的,在这个婚姻中期里,夫妻要继续应付如何去兼顾工作上的发展、家庭的建立、与自己的夫妻生活。还好,随着孩子年岁的长大。特别是能进入幼儿园或小学以后,跟孩子的家庭生活会逐渐容易些,容许夫妻能把精力多半放在工作上,以及夫妻所需的婚姻生活。 在这个阶段容易发生的矛盾,常是如何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分配的问题。譬如,做先生的,为了职业的需要,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灌注在工作上,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问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完全交给妻子去负责,单人摸索。虽然傲先生的肯认真工作,并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是子女少了父亲,就不好。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心性发展上需要同性父母,过了阶段以后就不容易弥补。同样的,假如做妻子的,把全部精神都放在子女身上,步有时间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过夫妻生活,包括共同参加社会活动或娱乐活动等等,少有机会继续维持并培养两人的情感与乐趣的话,做先生的,或许会感到被遗落,而另找欢乐,就不是好现象。特别是将来孩7长大以后,离开家而独立时,再回头去照顾夫妻的生活,有时就会为时过晚了。 婚姻后期(离巢期) 孩子长大以后,为了就职或结婚而离开父母的家庭,结果只剩下父母两人时,被称是进入子女“离巢”的婚姻后期。就算是原来没有子女的家庭,快要步入退休的时期,也就可被考虑是达到婚姻后期的阶段。假如子女长大结婚后,决定跟父母同住的话,并没有“离巢”的现象,但也表示夫妻要进入另一个阶段,跟婚后的子女与他们的配偶(即媳妇或夫婿)共同经营基干家庭的时期,需要重整适应。 (1)跟子女的逐渐分离 不管子女长大后实际上是分家离开或婚后共住,作父母的都要逐渐地去跟自己的子女发生心理上的分离,并保持若干的距离。不能一五一十地,要管他们,要他们听话;而要逐渐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能自行独立,自己管理他们自己。这是心理上的“断奶”,是孩子们长大以后,父母该做的。假如婚后的子女要跟父母居住在一起,除了保持若干的心理距离以外,要练习如何划分两代间的职责、权限、角色、与功能,能和谐相处,能跨代相补,而没有混乱。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看法,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时时沟通,协调。如何与自己长大的孩子保持适当距离面仍能要好的关系是这个阶段的心理课题。 (2)夫妻关系的再度适应 随着子女的逐渐分离,夫妻同的关系与婚姻生活也需要随着做再次的调整。在西方的社会里,有人把子女从家里离开后的空巢期称是第二度的蜜月期。其意思是说,由于现在少了.子女在旁边的干扰,一对夫妻可以恢复当初两人过蜜月似的,再过亲密要好的婚姻生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这是《心理治疗普及丛书》的第四本,是关于夫妻关系与婚姻的治疗。大家都知道,婚姻是人生的重要脊柱,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出发点。有了美满的婚姻就能有幸福的家庭,也才能有满足的生涯。可是对于这样有重要意义的婚姻,专业上的知识并不多,关于这方面的好书也很少。一般人有了婚姻的问题,常不知如何处理应付,也不懂如何去接受专家的辅导。 婚姻治疗是专门针对有婚姻问题的夫妻而施行的专业辅导。被辅导的夫妻常是社会里适应良好的普通成人,可是在夫妻相处方面却有了偏差,需要辅导。可以说这应当是现代社会里很需要的心理卫生工作。 为了彻底了解婚姻的问题,以便能着手进行辅导或治疗,首先要了解夫妻的关系,知道夫妻如何结婚,如何彼此相处,并且如何随着婚姻阶段去面对各种课题。因此,在本书里首先分析婚姻的心理与夫妻关系,讨论婚姻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去介绍各种婚姻治疗的模式与辅导要领。 本书的书写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了配合实际需要,采用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许多个案大多是经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吕秋云教授提供,另由湖北荆州市精神病院王瑞文主任医师提供一例。这些例子都经由历年来由编著者参与的心理治疗培训班里详细地讨论过。各个例子都加以修饰,以便隐蔽个案的私人背景。在此要特别感谢吕教授与王医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希望本书能协助人们更好地建设幸福的婚姻生活。 2000年9月9日


编辑推荐

丛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并重。仔细介绍心理治疗的最新知识与基本理论,并且透过国内的实际个案与临床经验来说明治疗的要领与方法,以便配合国内读者的需要。整套的丛书全由编著者一人负责书写,以求丛书的统一与连贯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夫妻的关系与婚姻治疗 PDF格式下载



对婚姻本质的论述非常真实,如果能够用心体会,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内容太专业,看看还可以,案例少了点


曾文星的这套丛书通俗易懂。


内容丰富,知识性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