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护理社会学概论

王雯刘新芝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8  

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雯刘新芝  

页数:

121  

字数:

206000  

内容概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被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因性疾病等所取代,而这些疾病与诸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护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并受人文科学的影响,护理领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护理学的研究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应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适应社会疾病谱的变化,满足服务对象躯体、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层次的护理需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现代护理学和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关注服务对象和护理工作的社会性、整体性,分析、研究引发各种疾病的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及社会综合防治手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这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医学、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掌握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社会工作的能力。  《护理社会学概论》的出版,为护理专业的教育增添了社会学的内容,它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护理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将有助于增强我国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深入展开。  本书适用于全日制本科、成人教育专升本;同时,考虑到各地不同学校使用的需要,我们在编写教材时,照顾到全面性、系统性,各地使用教材时,可根据情况,各有取舍,本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高职护理学专业的教材;并且又可作为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护理社会学的由来(1) 第二节 护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学科地位(4)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护理社会学的意义(6)第二章 护理学发展的社会动因及其社会化趋势(9) 第一节 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发展的根本动力(9)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12) 第三节 护理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15)第三章 护理实践中的社会角色(22)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角色(22) 第二节 病人角色(24) 第三节 护士角色(27) 第四节 社会角色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31)第四章  护理人际关系(35) 第一节 护患关系(35) 第二节 护际关系(39) 第三节 医护关系(41) 第四节 护士与医技、后勤人员的关系(43)第五章 护理人员的社会流动(45) 第一节 护理人员社会流动概述(45) 第二节 影响护理人员社会流动的因素(47) 第三节 我国护理人员社会流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9)第六章 护理工作的管理(53) 第一节 护理管理概述(53) 第二节 我国护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6) 第三节 护理管理的改革(59)第七章 医疗护理中的社会学方法(63) 第一节 医疗护理中社会学方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63) 第二节 医疗护理实践中社会学分析的基本方法(65) 第三节 医疗护理中社会学分析的整体性原则(69)第八章 预防保健的社会性与社会学措施(74) 第一节 疾病谱的变化与卫生工作的社会目标(74) 第二节 疾病预防的社会措施(78) 第三节 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护理(80)第九章 妇幼保健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86) 第一节 影响妇幼健康的社会因素(86) 第二节 对妇幼人群的社会护理(89)第十章 老年保健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95) 第一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95) 第二节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会因素(97) 第三节 对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护理(99)第十一章 精神疾患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102) 第一节 精神疾患概述(102) 第二节 精神疾患的社会病因(104) 第三节 对精神疾患的社会护理(109)第十二章 临终关怀的社会性与社会护理(113) 第一节 临终关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意义(113) 第二节 临床终关怀的社会护理(115)主要参考文献(119)  

章节摘录

社会角色是一般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护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护理实践中的社会角色,对于改善护理人际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什么是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一般含义和特征(一)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的概念来源于戏剧、影视等表演艺术中的“角色”一词。其本意是指从事表演的人按剧情中人物和情节的规定进行表演活动。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将此引人社会心理学中。他把社会看作是人生的舞台,每个人所处的一定社会位置及其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就是人生舞台上各种角色的总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便系统地运用了“社会角色”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职务等相符合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也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处于某种位置,居于某种地位,拥有某种身份,担任某种职务,即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在医院里,有人以患者的身份出现,处于被诊治的地位,该人就是病人角色;也有人以诊断、治疗者的身份出现,处于诊治的地位,此人就是医生角色;还有人以护理者的身份出现,处于护理的地位,他就是护士角色。所以,社会角色可以表明人们在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作用。(二)社会角色的基本特征1.社会角色是对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所作的规范。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权利与义务。例如,护士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他的权利是按照医嘱要求病人按时打针、吃药,并有权根据突发情况作出临时紧急处置等;他的义务是必须把维护病人的生命安全作为自己的天职等。而病人角色的权利是要求医院为自己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并享受优质的服务等;其义务是尊重医护人员,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安心接受治疗等。社会角色不同,权利与义务也就有所区别。如果某个社会角色没有履行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出现角色的偏离。比如,作为一名护士却给病人开治疗处方,这就超越了护士角色的权利,与其护士角色不相符合。因此,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护士,就必须准确地体现护士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可见,社会角色是对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所作的一种规范。

后记

护理社会学是护理学与社会学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它是护理学、社会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医学社会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广泛实施,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人文科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已将社会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纳入护理教育体系之中。然而,由于至今缺乏护理社会学的教材,使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难以系统、深入地进行。为此,我们编写了《护理社会学概论》这本教材,以填补护理教育中社会学教材的空白。此教材广泛吸取了国内外医学社会学研究中涉及的护理社会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结合目前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其中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力求做到有理、有据,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当前护理人员提高社会学素质的需要。本书由王雯、刘新芝任主编,张惠霞、杨育华、袁爱丽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第一章:王雯(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二章:任荣芳(复兴医院)、刘新芝(北京大学医学部)、贯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章:汪京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四章:许新华、贾玉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五章:王雯(北京大学医学部)、袁爱丽(北京西城区卫生局);第六章:张惠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七章:王雯(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八章:袁爱丽(北京西城区卫生局)、谭俊英(北京厂桥医院);第九章:晋佩君(北京复兴医院);第十章:邢怡宁(北京复兴医院);第十一章:杨育华(北京精神卫生保健所)第十二章:董丽萍(北京西城区德外医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国内国外一些文献资料,并将此汇编整理,在书后作了注明;林菊英教授对教材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指导,并为此书写了序言;本书的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和修正。在此,向有关译、作者及指导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匆忙和参编人员的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望读者阅后给予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教材•护理社会学概论》适用于全日制本科、成人教育专升本;也可以作为大专、高职护理学专业的教材;并且又可作为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护理社会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还可以,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只要内容和印刷无错误 用来自考将就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