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膀胱癌

王金万 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

王金万 编  

页数:

171  

内容概要

本书对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诊断与治疗做了详尽的阐述,特别对膀胱癌的规范化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的治疗技术及药物的应用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

王金万,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泌尿男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CSCO)副秘书长、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新药临床试用基地审评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等。系《癌症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杂志》、《中国肿瘤临床》、《实用癌症杂志》特约编委及审稿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流行病学第二章 病因学 第一节 职业暴露  一、芳香胺  二、杂环芳香烃  三、职业相关的其他致癌物 第二节 生活方式  一、吸烟  二、饮食习惯 第三节 厥类植物 第四节 药物 第五节 疾病 第六节 遗传因素第三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研究方法  一、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膀胱尿路上皮癌染色体畸变研究的应用  一、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形成机制  二、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  三、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判断  四、膀胱尿路上皮癌疗效评价及监测复发第四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机制 第一节 癌基因  一、ras基因  二、ERBB-2(HER-2/neu)基因  三、mvc基因  四、MDM2基因  五、p63基因  六、FGFR3基因 第二节 抑癌基因  一、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抑癌基因  二、RB和p53基因  三、PTEN/MMAC1基因  四、sFRP1基因 第三节 与DNA损伤识别修复相关的基因 第四节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 第五节 其他与膀胱癌发生相关的基因 第六节 其他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相关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 第七节 高通量技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 病理学与细胞学 第一节 膀胱的正常组织结构 第二节 尿路肿瘤组织学分类 第三节 与膀胱相关的多原发恶性肿瘤和尿路上皮癌多中心性 第四节膀胱肿瘤病理  一、膀胱良性肿瘤  二、膀胱恶性肿瘤第六章 膀胱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第一节 膀胱的解剖学  一、膀胱的形态、位置  二、膀胱的内腔  三、膀胱的韧带  四、膀胱的容量  五、膀胱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六、临床解剖学  七、脐尿管的解剖 第二节 膀胱的生理功能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  二、尿的排放第七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第二节 尿常规和尿脱落细胞学及膀胱镜检查  一、膀胱肿瘤的诊断方法  二、尿液检查  三、膀胱镜检查 第三节 膀胱肿瘤标志物  一、核酸水平肿瘤标志物  二、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水平肿瘤标志物 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  一、影像检查方法  二、膀胱癌的影像学表现  三、膀胱非上皮肿瘤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鉴别诊断  一、血尿的鉴别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的鉴别诊断第九章 外科治疗 第一节 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外科治疗  一、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定义  二、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原则  三、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外科治疗 第二节 浸润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疗  一、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定义  二、浸润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疗 第三节 尿流改道  一、尿流改道的定义与分类  二、尿流改道的历史及现状  三、常用的尿流改道术式第十章 放射治疗 第一节 膀胱的毗邻及淋巴引流  一、膀胱的毗邻  二、膀胱的淋巴引流途径 第二节 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价值  一、放射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价值  二、放射治疗毒性  三、总结 第三节 放射治疗技术  一、放射治疗技术  二、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  三、膀胱周边正常器官放疗耐受量限制  四、膀胱癌放射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十一章 内科治疗 第一节 化学治疗  一、局部化疗  二、局部免疫治疗  三、全身化疗 第二节 膀胱癌的生物免疫治疗  一、概况  二、生物免疫治疗 第三节 膀胱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一、概述  二、膀胱癌存在的基因改变  三、膀胱癌基因治疗策略  四、治疗基因的传递策略  五、展望第十二章 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一般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规律  一、中医药治疗应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二、中西医结合具有优势  三、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医生应具有恶性肿瘤西医诊治的专业知识 第二节 膀胱癌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膀胱癌的认识  二、中医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  三、膀胱癌的辨证施治 第三节 膀胱癌中医药治疗研究  一、内服中药方面的研究  二、局部灌注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四节 结语第十三章 综合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综合治疗  一、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三、保留膀胱后膀胱内复发的治疗  四、非局限于膀胱的病变(T3a、T3b/T4a、T4b)  五、转移性病变第十四章 护理 一、手术护理 二、放疗护理 三、化疗护理 四、护理诊断 五、定期复查第十五章 预后 第一节 自然病程 第二节 影响预后的因素  一、临床和病理指标  二、分子生物学指标第十六章 防治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第一节 新的细胞毒性药物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一、生长刺激信号  二、生长抑制信号  三、细胞凋亡  四、无限增殖能力  五、血管生成  六、组织浸润及转移  七、其他 第三节 生物学指标预测治疗效果 第四节 靶向治疗附录1 膀胱癌常用药物的中英文名称和缩写附录2 国际上著名多中心协作组织附录3 常用缩略语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膀胱癌 PDF格式下载



是给医生看的,不是给一般患者看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