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境卫生学

厚福胜 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厚福胜 编  

前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预防医学提供适用教材,由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和海南医学院组成《环境卫生学》编委会。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者明确了教材必须从学生培养目标出发,以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总结我国各高等院校环境卫生学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某些成就,使该教材更好地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环境卫生学理论部分和环境卫生学实验部分。本教材编写重点;①致力于阐述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阐述我国的环境卫生问题,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料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③引进环境卫生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和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内容;④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本教材可供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专业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阅读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加编写院校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因限于水平,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环境卫生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环境卫生学理论部分和环境卫生学实验部分。本教材编写重点;①致力于阐述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阐述我国的环境卫生问题,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料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③引进环境卫生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和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内容;④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环境卫生学理论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与人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健康危险度评价  第六节 环境基因组的研究  第三章 大气卫生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大气质量标准  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第七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第八节 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四章 水体卫生  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  第六节 地表水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  第七节 水体卫生防护  第八节 水体污染的卫生学调查、监测和监督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第一节 饮用水与疾病  第二节 集中式给水  第三节 村镇分散式给水  四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  第五节 饮用水卫生监督与监测  第六章 土壤卫生  第一节 土壤的特征及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与自净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土壤质量标准和废物排放标准  第五节 土壤卫生防护  第六节 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方性氟病  第三节 碘缺乏病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第五节 与环境硒水平有关的疾病  第八章 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 住宅小气候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  第五节 住宅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第六节 公共场所卫生  第七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第九章 城乡规划卫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城市规划卫生  第三节 村镇规划卫生  第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  第一节 家用化学品种类  第二节 家用化学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 家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卫生标准  第四节 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二部分 环境卫生学学习指导

章节摘录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的有利因素,消除和控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提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的卫生学依据和预防对策,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的科学。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卫生学已成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根据环境的主体来分类,有两种体系:①以人或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物质被认为是环境要素,即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②以生物体(界)为环境主体,非生命物质为环境要素。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揭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因素的反应。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环境、公共场所等。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其组成和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境卫生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