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工学成功笔记

本社 哈工程大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哈工程大  

作者:

本社  

页数:

142  

前言

  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与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相配套的成功笔记系列丛书出版面世了。  一直以来,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忙于记录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影响了课堂听课效果。而且近几年来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根本来不及记录笔记。  本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正是为了解决学生遇到的以上问题。丛书以大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国内通用的权威教材为基础,收集、整理了部分课程的笔记,总结和归纳了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从机械记录老师板书或教案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大的自由来灵活掌握老师的讲解,汲取更多的知识。本套丛书有如下特点:  1.优秀教师编写。笔记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而更强调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对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细致讲解,知识结构清晰明了。丛书是集中了多位在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多年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而不是书本的简单重复,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将书“读薄,读透”。  2.随文安排加宽的空白处(即Margin部分),给学生以听课过程中随堂补充记录对知识的补充、说明、理解、例题、习题的空间,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课上结合笔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课后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有序的复习。并且书中的每一章最后都有小结及学习体会部分,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归纳,加深理解。

内容概要

本书是配合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上、下册)而编写的辅导书。全书按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和讲解,并给学生留下了自己进行总结和小结的空间,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知识,达到将书“读薄、读透”的目的。

书籍目录

绪论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 三相电路第6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第7章 交流电动机第8章 直流电动机第9章 控制电机第10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 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 电工测量第14章 二极管和晶体管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 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 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第24章 现代通信技术

章节摘录

  3.接地与接零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因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而引起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工作接地  电力系统由于运行和安全的需要,常将中性点接地,这种接地方式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的优势有下列几个方面。  ①降低触电电压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触电电压为线电压;而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触电电压接近相电压。  ②迅速切断故障电源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很小,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而切断电源,接地故障不易被发现,对人身不安全。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后的接地电流较大(单相短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断开故障点。  ③降低电气设备对地的绝缘水平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将使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剑线电压。而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巾,则接近于相电压,故可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的绝缘水平,节省资金。  中性点不接地也有好处。一相接地往往是瞬时的,能自动消除,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就不会跳闸而发生停电事故;一相接地故障可以允许短时存在,以便寻找故障和修复。  (2)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保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在漏电时保护接触者而采用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3)保护接零  将电气没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力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工学成功笔记 PDF格式下载



额……十分简略,基本是摘抄课本公式,然后基本没用。

如果用它查公式是不错,不过要是公式不会用就没办法了。

不很推荐。


内容较简单,跟所想的有区别,不过有点用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