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国电影经典

虞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虞吉  

页数:

220  

字数:

30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从某种角度说,一部电影艺术史,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 鉴于此,本丛书力图通过对各主要电影大国电影史上若干具有经典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的细读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通过电影认识一个国家或显或隐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以点带面,呈现其“心灵史”的历程。 本套丛书共分“美国电影经典”、“德国电影经典”、“意大利电影经典”、“法国电影经典”、“英国电影经典”、“西班牙、瑞典、波兰电影合经典”、“日本电影经典”、“俄苏电影经典”、“中国电影经典”等。 在丛书的体例编排上,每一分册前有一导读性的文字,介绍本册(国)电影的发展概况、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背景。每部电影(或每一类型)都有出产年月、主创人员、获奖情况及内容梗概。正文均有能概括主要内容的,较有新意且较为引人注目的标题。书内每一部(类)电影都配以1—2幅电影剧照或历史照片(黑白),以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在正文的撰写上,正文部分不能等同于一般电影鉴赏词典的鉴赏文字,不强求面面俱到的广度,而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求既有对电影语言、艺术手法乃至某些符号、细节和叙事缝隙的细致分析,也要有对文化背景的宏观把握,努力把握形式背后的深层意识形态内涵和民族文化精神特点(“形式的意识形态”)。要力求艺术分析的可靠性、细致性与表述的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相结合。特别提倡有机地(决非机械套用)运用文化批评和文化分析(如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学、电影叙述学、意识形态批评、电影符号学、后现代与后殖民理论等)的方法。基本上要求一篇正文就是一篇相对独立的小论文(但不要过于生涩),整本书则具有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和相对完整的整体感。 本丛书有助于人们既提高艺术修养,得到美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又通过色彩缤纷的银幕世界认识各国的历史、人文和民族文化性格。 本丛书面向广大电影爱好者,具有中级文化水平以上的大中学生及社会各阶层知识青年和知识群体,也可以作为大学生艺术教育及高校影视艺术课程、国际政治关系和外语外贸类课程的辅助教材和社会青年的艺术、文化普及读物。

书籍目录

丛书缘起丛书总序导言:影像中的德意志精神与历史德国精神的银幕呈现:《卡里加里博士》和表现主义电影时尚与奇观:《蜘蛛》原型与类型:《吸血鬼诺斯费拉杜》现实主义美学追求《最卑贱的人》和室内剧电影虚幻的影像建筑:《大都会》欧陆文化的影像迁延:《浮士德》先锋纪录:《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乐》盘根错节的“黑色旋风”:《间谍》与黑色电影色情奇观与道德嘲讽:《蓝天使》病态个体与荒唐社会:《M》历史的特殊乐章:《意志的胜利》和纳粹电影“地震仪上的探针”:《向昨天告别》先锋戏剧与作者电影的拼盘:《爱神比死神更冷酷》激情,丛林和电影:《阿基尔,上帝的愤怒》正眼旁观看世事:《四季商人》倒错与癫狂中的反证:《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控诉与嘲讽:《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荒诞中的逼视:《铁皮鼓》“艺术情节片”的经典:《女性四部曲》传统中的艺术创新:《春天交响曲》天才的狂热,妄想的魅力:《菲茨卡拉多》“游走”与“找寻”中的孤独个体:《德克萨斯的巴黎》在德、美间徘徊:《罗萨丽狂想曲》“俯视”与“体察”中的苦难人世:《柏林上空》反思亦即背叛:《坏女孩》告白“末世”与“记忆”交织的群体痛楚:《直至世界末日》闹剧的台前幕后:《冒牌货》音乐与爱情共构的凄凉:《沉睡的兄弟》……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国电影经典 PDF格式下载



就是贵一点,比较薄的。。通过电影了解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