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2004-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冯晓虎
279
240000
无
本书有两个支柱。一个是概念隐喻理论,另一个是篇章语言学。众所周知,语言的篇章性体现在衔接和连贯上。衔接直接由语言手段表现,而连贯并非如此。如果将乔姆斯基的术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移植过来,则衔接位于表层结构,而连贯位于深层结构。相对于语言手段而言,概念是处于深层结构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篇章与概念是有关系的。因为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所以我认为它应当能够帮助实现连贯。我还感兴趣的是,如果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实现篇章连贯,那么这种连贯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此外。本书的另一个努力目标是总结中国隐喻研究的历史。中国研究隐喻的历史、中国典籍中对隐喻有什么样的描述、中国隐喻研究史与古希腊隐喻研究史有何异同,厘清这些问题不仅对中国人研究者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而且对国外的研究者也同样甚至更加有意义。
第一章 欧洲隐喻研究史介绍 1.0 综述 1.1 隐喻研究的两大理论 1.1.1 比较理论与替代理论 1.1.2 互动理论 1.2 隐喻研究几个核心概述的讨论 1.2.1 词语转义一隐喻一转移 1.2.2 隐喻喻部的命名 1.2.3 隐喻的创造力 1.2.3.1 隐喻与思维 1.2.3.2 隐喻的创造力一活隐喻一死隐喻 1.3 总结第二章 中国隐喻研究简史 2.0 综述 2.1 先秦时期 2.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2.3 从南北朝到现代 2.3.1 陈骙 2.3.2 1912至当代 2.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 2.5 概念隐喻理论进入中国 2.5.1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介绍 2.5.1.1 国内著名概念隐喻研究学者文章名录 2.5.1.2 中国的语法隐喻研究 2.6 总结第三章 概念隐喻构建篇章连贯 3.0 综述 3.1 篇章衔接与篇章连贯 3.1.1 篇章 3.1.2 篇章衔接与篇章连贯 3.1.2.1 篇章衔接与衔接的手段 3.1.2.2 篇章连贯与保证篇章连贯的语言模式 3.1.2.2.1 保证篇章连贯的语外知识 3.1.2.2.1.1 世界知识 3.1.2.2.1.2 行为知识 3.1.2.2.2 保证篇章连贯的语言模式 3.1.2.2.2.1 预设 3.1.2.2.2.2 心智模式 3.1.2.2.2.2a 脚本 3.1.2.2.2.2b 框架 3.1.2.2.2.2c 以脚本和框架为基础的预设和推断 3.1.3 总结 3.2 概念隐喻 3.2.0 综述 3.2.1 概念隐喻的基本思想 3.2.1.1 客观主义 3.2.1.2 主观主义 3.2.1.3 莱柯夫和约翰逊的第三条道路:基于经验的综合法 3.2.1.3.1 世界是一个概念系统 ……参考文献附录A 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