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
2005-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屠新泉
200
172000
本书分为7章,第1章对本书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有关本书主题的已有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第2章通过对WTO的组织特征、决策方式、贸易谈判和争端解决的研究,了解WTO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性质和运作方式,揭示WTO在规则体系表面下的实质特,这为后面分析各成员以及中国在WTO中定位、作用和策略做好了基础的准备。第3章选择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对它们在GATT/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第4章简要回顾了中国的得关/入世历程,郑重分析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决策动机,同时对中国入世承诺的内容、实施的情况以及两年来的影响进行概略的总结,以利于明确中国今后在WTO中的写作、作用和策略。第5章提出中国在WTO中的定位和作用,以确定中国如何在WTO中发挥作用以及中国在WTO中应采取的策略。第6章确定中国在WTO在中的基本任务以及为达成这一任务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策略,并结合多哈回合的进展来分析这种策略的可能性。第7章总结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申请加入WTO的中国和作为WTO成员的中国 1.2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第2章 WTO:成员主导的国际组织 2.1 WT0的组织特征: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2 WT0的决策方式 2.2.1 正式过程:民主的协商一致 2.2.2 非正式过程:绿屋会议与寡头政治 2.3 贸易谈判与互惠原则 2.3.1 互惠的政治经济学 2.3.2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真的互惠吗? 2.4 争端解决机制:WTO的独立性与强制性 2.4.1 准司法的争端审理程序:规则导向 2.4.2 非强制的争端裁决执行:权力导向? 2.5 结论第3章 成员在WTO中的定位、作用与策略:案例研究 3.1 美国: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霸权 3.1.1 美国创立GATT的历史背景和意图 3.1.2 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扩展 3.1.3 贸易保护的刚性:规则对美国有用吗? 3.1.4 区域贸易协议:基于实用主义的替代性选择 3.2 欧共体:区域主义优先的多边主义 3.2.1 区域一体化始终是欧洲国家的优先选择 3.2.2 充分参与和利用多边体制 3.3 印度:从积极的抵制者到积极的利用者 3.3.1 印度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的变迁:从内向到外向 3.3.2 从GATT到WTO:从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到寻求自身利益的积极行动者 3.4 日本:成功的“搭便车”者 3.4.1 贸易立国与政府的作用 3.4.2 GATT/WTO中的日本: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 3.5 结论第4章 加入WTO后的中国:影响与实践 4.1 中国复关/入世历程:事后解读 4.1.1 复关/入世的决策动机 4.1.2 原则与难点 4.1.3 经验和教训 4.2 中国人世承诺:是渐进还是飞跃? 4.2.1 市场准入 4.2.2 规则问题 4.3 中国入世的影响:三年评估 4.3.1 中国在WTO中的表现 4.3.2 挑战:反应过度还是尚未体现 4.3.3 把握机遇和实现利益 4.4 结论第5章 中国在WT0中的定位和作用第6章 中国参与和利用WT0的策略第7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