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国
2007-12
暨南大学
孙兰芝
234
198000
无
旅美杂谈无从知晓最初是何人把theUnitedStatesofAmeriea译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把“美”、“利”、“坚”这样一些含义美好的汉语词汇慷慨地送给了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美国,顾名思义,美丽之国,美好之国,美妙之国。看过美国之后,我想对朋友们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感觉,美国真的很美。”大体上可以说,美国的人文环境自由民主,自然环境美丽优雅,称之为“美国”,不负最初译者的盛意。自1993年至2006年,我曾到过美国四次,活动范围限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华盛顿以北至缅因州的美国东北部地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美国东北部的生存环境清新美好,公路交通四通八达,百姓生活平静祥和,社会舆论开放自由,民众权利自主而有保障,政府与民众关系比较和谐,城乡差别很小。美国也有穷人,也有无家可归者,只是美国穷人穷的水平和我们不一样。看过美国之后,坦率地说:“民主是个好东西,自由更是个好东西!”去过美国之后,深感美国很独特。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大国也好,小国也好,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宪政制度最稳定;美国经济最发达,但贫富差距相当大;美国的法制很健全,但也有不少犯罪者;美国提倡科技创新,一些科学家却有着很浓的宗教情结;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经常遭到批评,似乎乏善可陈,但诺贝尔奖得主很多;美国在国内实行民主政治、多元文化,但在国际事务中却很强硬、霸道,甚至专横,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话说就是“领导”。她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如其他时代的人们那样,我们有责任不做历史的囚徒,而要去塑造历史;我们有责任享用和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有责任帮助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由、和平及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的人们。”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美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国家。它曾经在我国周边地区制造过很大的麻烦,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都对我国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也消耗了我国巨大的财力和人力。现在无论用什么词来界定中美关系,诸如“战略伙伴”关系,也挥不去那些过去的阴影,也改变不了美国始终是我国潜在威胁的事实。有人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热点。中美关系有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国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指责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另一方面,中国人如果有出国的机会,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往往首选的国家也是美国。青年学生出国留学,最希望去的是美国。近几年,政府派出大批中青年干部去国外学习从政经验和政治理念,首选的国家也是美国。中国的大学校长们也被教育部或外国专家局一批又一批地派往美国培训。从2002年开始,中国启动公务员海外培训计划——“中国领导人发展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合作开设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为期5年,计划为中国培训300名厅局级以上的高级官员。据悉,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官员海外培训计划,目前已经培训了200多人。有记者了解到,几乎每个学员从美国回来后都给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的继续办下去的建议,并认为某些媒体关于“去哈佛不如去延安”的议论完全是误解。现在,想给美国一个定论很难,因为它真的很复杂。我们甚至很难判断自己的感觉,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那个国家。但是,它是全世界都不能忽视的国家,是许多人都想去看一看的国家,是许多人都愿意留在那里的国家。我们去过了,我们看过了。我们没有留下,我们也不想留下。但是,我们想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直接或间接地写出来,说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目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我们不想批判美国,没有捡它的阴暗面来说,它有许多值得我们赞赏和借鉴的东西。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美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国家。它曾经在我国周边地区制造过很大的麻烦,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都对我国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也消耗了我国巨大的财力和人力。现在无论用什么词来界定中美关系,诸如“战略伙伴”关系,也挥不去那些过去的阴影,也改变不了美国始终是我国潜在威胁的事实。 现在想给美国一个定论很难,因为它真的很复杂。我们甚至很难判断自己的感觉,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那个国家。但是,它是全世界都不能忽视的国家,是许多人都想去看一看的国家,是许多人都愿意留在那里的国家。我们去过了,我们看过了。我们没有留下,我们也不想留下。但是,我们想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直接或间接地写出来,说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目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我们不想批判美国,没有捡它的阴暗面来说,它有许多值得我们赞赏和借鉴的东西。
自序——旅美杂谈美国的绿色世界美国的交通大观美国的普通民居国会大厦三看白宫美国之春赏花开在美国乘火车旅行美国政府行政一瞥美国电信市场见闻漫谈美国主义教育我的费城故事走近耶鲁心仪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察所见所闻所思世界第一大药企刍议美国大众雷文校长管窥美国官员美国朋友美国朋友在中国后记
插图:美国的绿色世界:绿色是一种美丽,它还透着几许高雅。一位国人说:“我一到美国,最感叹的就是它的绿色与空旷。”他描述说,放眼看去是连绵不绝的森林,绿色在视野中不再是零星的点缀,而是彻底的垄断;草坪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电影中的稀罕物,而是一般民居的必然组成部分;城镇不再拥挤不堪,而是星星点点地镶嵌在碧绿的大地之上。去过美国的国人都十分赞赏、羡慕和感叹美国那无处不在的绿色。我亦如此,甚或可以说,每每愿意去美国,是因为迷恋那里的绿色。这种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景观,既是上天慷慨赐予之物,也是美国人精心保护的结果。美国的立法在绿化中起了关键作用,同时美国人也有强烈的守法意识、环保意识。这样,美国才有了永久的大树参天,草坪舒展,鸟语花香。几次去美国,那随处可见的树林、绿地和鲜花,给我留下了一段段芬芳的记忆。纽约的著名绿地:美国的绿化是有计划的。美国的城市规划预留了足够多的绿地。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得很好,到处蓝天绿地,社会秩序管理得也好,到处有条不紊。美国的大小城市,除了道路和高楼大厦之外,到处都是绿色。绿树如盖,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没有一处裸露的土壤,它令新来乍到的游人似有置身于绿色海洋的梦幻之感。美国不仅绿化率高,绿化的质量也高。他们种植的草坪一般都是四季绿油油的多年生优质草,修剪后油光平整,有如绿茸茸的地毯,踏上去给人很舒适的感觉。
去过美国,确有一种眼界顿开的感觉。2006年,我先生丁广举与我在美国旅居半年回到北京之后,他由衷地想写写旅美印象,把自己对美国的感受告诉没有机会去美国的朋友。在我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同事中,去过美国的人很多,有长期和短期的访问学者,有随大学校长出访考察的工作人员,有留学获得博士学位者,有中国驻美使馆的工作者。在这个教员与行政人员仅有60多人的单位,有1/3的人去过美国。说起美国,大家有许多同感,大家也都很珍惜在美国或长或短的经历。于是,我们想约一些同事共同来做这件事。此动议得到热烈响应。几位同事在本职工作很忙的情况下,对本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分别完成了如下篇目:在美国乘火车旅行(郭锋);我的费城故事(许玉乾);走近耶鲁、雷文校长(张婕);心仪的哥伦比亚大学(梁金霞);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察所见所闻所思(李树);美国朋友在中国(徐丽丽)。其余篇章由我和丁广举完成。我自1993年以来,去过美国4次。1993年我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8个月)。征得加方项目主任Small博士的同意和支持,我与另外3位同做访问学者的同事办了个旅美签证,从加拿大的多伦多乘坐旅游大巴到美国“坐车观花”。后来,因为女儿到美国留学和在美国工作,我又有了去美国和了解美国的机会,结识了女儿的一些中国同学、同事和朋友,有机会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流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想法。总的来看,他们认为美国社会比较民主,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工作条件比较优越,生活环境比较舒适,办事比较方便,等等。这期间也有机会接触女儿的一些美国邻居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深感他们心态平和,对生活有很强的满足感。他们中不少人信基督。美国有专门的宗教电视台,教堂随处可见。据说美国有220多个教派,1000人有1座教堂,94%的美国人自认为是教徒。而真正虔诚信仰上帝的约有15%,绝大部分人都受到宗教伦理的一定影响,宗教在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小作用。去年在美国期间,我还与住在纽约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已经离休多年的一位老领导通了两次电话,他已至耄耋之年,身体很健康,声如洪钟。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美国,事业发展均很看好,给他们老两口在纽约很好的地段买了很好的房子。他们基本住在美国,我问他对美国的印象,他爽快地回答说:“美国很好,但是,不适合我们!”所谓“不适合”,他主要是指语言不通(不会英语),行动不便(不会开车),缺少朋友。最近几年我还去过法国、德国、瑞士和俄国,两次路过日本;我先生去过韩国、日本和俄国。可以说,我们很难否认那些国家社会机制运行的有序、生活环境的美好和多数人素养的文明。俄国在本质上是属于西方的,但是由于它经历了“十月革命”的特殊历史道路,又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的发展相对缓慢了许多,但从总体上看,它的社会文明仍然具有较高的水平。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也是一样,美国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会问题,特别是“9·11”之后,社会安全问题常常困扰着政府和民众。而对我们,有比较才能鉴别,学习他人的长处,自己才能更快地进步和发展。在本书付梓之前,还应提到的是,我们衷心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感受美国》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无
很好,很喜欢的一本书,能够使普通人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了解美国的生活、交通、教育、住房、政治等。不像其它书那样写的很专业业,很难懂,是一本了解美国常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