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一卷

池田大作 湖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池田大作  

页数:

232  

字数:

188000  

译者:

卞立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也许是地球变得窄小了吧,同海外人士会晤的机会与年俱增。在应约而写这些会晤印象的过程中,已达到可以出一《我的世界交友录(第1卷)》的分量了。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1卷)》是把1994年3月至6月在《周刊读卖》的《与世界的对话》专栏,以及1994年9月至第二年7月在《圣教新闻》的《与世界领导人的交谈》专栏上连载的散文归纳整理而成的。
  有人说,人生就是人与人的不断的相遇。各种各样的相遇的交织,也许会编织出人生的历史的花纹,在这一意义上,《我的世界交友录(第1卷)》确实是我的历史的证言。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1卷)》以最近六七年会晤的人士为中心,交谈很自然地注目于冷战后的世界。
  可以说,他们都是共同承受了世纪末苦恼的“同时代人的肖像”。如果能从这五卜多位人士的直接谈话中领会到某些“对21世纪的启示”,我将感到无比的高兴。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他们的谈话,我还努力写出使得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的历史,所以《我的世界交友录(第1卷)》也可以当作“现代伟人传”来阅读。

作者简介

  池田大作,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迄今,池田大作被誉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摄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国际人道主义者。1983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89年获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的人道主义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在中国获得的奖项有:中国艺术贡献奖(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1990),“人民友好使者”称号(1992),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1997)。
  译者简介:
  卞立强,日本文学文化研究者、翻译家。1932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创价大学客座教授和东洋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厦门大学和安徽大学兼职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和日本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顾问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已翻译出版曰本作家小林多喜二、陈舜臣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日本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哲学家梅原猛,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安藤彦太郎、依田熹家、吉村怜等人学术著作共70余部,撰有文集《一个翻译家的轨迹》等。

书籍目录

I 美国的挑战
实现健康人生的指标
向大宇宙飞翔
永远的行动家
人权运动之母
用摄影战斗的兄弟之弟弟
推进非暴力运动的夏威夷大学名誉教授
争取大学改革的哈佛大学校长
探索文明共存的哈佛大学文化人类学院院长
美国的良心
为人的经济
Ⅱ 欧洲的睿智
信念坚定的人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世界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校长
和平学之父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罗马俱乐部会长
普通人的政治
法国政界的重镇
实力主义的堡垒
走在未来国家前头的大学教育
超越体制的人格的魅力
Ⅲ 亚洲的慈悲
保护民众的大树
奔向21世纪印度的年轻宰相
亚洲的国际知名的学者
人民力量的证明
和平的斗士
人本主义教育家
甘地的直属弟子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笔的战士
Ⅳ 带来地球时代的气息
人权斗争的一基度山伯爵
中东和平的关键人物
南美新时代的领袖
民主智利的先驱者
世界人权宣言的推进者
……
Ⅴ 对艺术家的感谢

章节摘录

  向大宇宙飞翔 萨昂博士与宇航员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我十六七岁。东京的夜晚,我经常为防备空袭而跑进防空壕。我屏声敛息,抬头仰望,天空笼罩着一片静寂。宇宙超越了人们愚蠢的行为,庄严地继续着它自身永恒的运行。  有一夜,一颗流星掠过天空,一道蓝色的光芒拖着长长的尾巴疾驰而去。它震撼了我的心灵:“啊,那颗星星是怎样看待这世上的斗争呀?!”那时候只有星星的世界才有和平。至今我还能鲜明地回想起那来自天上的光明使者和我当时的激动。  有人说,从飞向月球的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的照片,是一张代表20世纪的照片。1993年,我和阿波罗计划理论的核心人物罗伯特·贾斯特罗(Robert Jastrow)博士会谈时,他赠送了我这张照片。那飘浮在漆黑的宇宙空间中的蓝色的地球,显得庄严而美丽。  世界第一个女性宇航员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Jershkova)女士说过一句名言:“我是海鸥。”她在莫斯科跟我说:“能够看到地球的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地球是蓝色的,与其他天体相比显得格外美丽。每个大陆、每个大洋都有它们各自的美。  “一度从宇宙中看过地球的人,一定会对我们自己的‘故乡’——地球感到尊敬和怀念。”我会见过的“宇宙体验者”也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乘坐的宇宙飞船90分钟绕地球一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到整个地球,而且此时的地球上是看不到‘国界’的。宇宙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整体。”(美苏合作的阿波罗·联盟实验宇宙飞船宇航员D·施赖顿博士)“一块儿去过宇宙的同僚们说:‘所谓国界,那是人们随意划分的,从无垠的宇宙一看,才懂得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的确确是世界共同体中的一员。’确实是这样的。”(美国3号宇宙航行站站长热拉尔德·P·克尔博士。)日本也进入了有人飞向宇宙的时代。宇宙时代是通向“世界一体化”、“世界没有战争”的绝好时机,注目广大的宇宙、大大开拓人类的意识的时机正在到来。如果不是这样,说是要探究宇宙,极端地说,恐怕只能说是躲开地上的现实的一种逃避。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经警告说:“宇宙飞行不过是逃避我们自身,因为登火星上月球比洞察我们自身的存在要简单得多。”希望在“探索大宇宙”的同时,要促进对“小宇宙”——人类自身——的探索。  近年来,认为地球也是一个巨大生命体的盖娅(Gaia)理论,已成为人们的话题。佛法认为,地球自不用说,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  在现代宇宙学中,大爆炸(bigbang)学说是主流,它认为我们的宇宙是起始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根据这一学说,贾斯特罗博士说:“科学探索了宇宙的起始,但是,科学还不能回答造成宇宙起始的‘原因’以及宇宙的‘意义’。”我曾经和外国的一些宇宙科学家交谈过,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每个人都在不断思考着科学怎样才能回答哲学和宗教的问题,如“世界的起源是什么”、“宇宙有没有终结”、“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生成宇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类在宇宙中占什么位置”等。  在这一点上,我国往往仅给人这样一种强烈的印象,科学会不断地带来新奇的发现。  “有没有外星人——其他天体上具有智慧的生命体——呢?”关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意见是肯定的。佛法也认为整个宇宙里遍布着有智慧生命的国土。  卡尔·萨昂博士作为畅销书《宇宙》等的作者而闻名。我曾会见过他们夫妇。他的夫人给我介绍了博士推进的无人宇宙探查机“先锋”10号,机上报道地球实况的“给外星人的信息”的录音带上,也录下了远处中子星(脉冲星)的电波。她说:“这脉冲星的电波声和我心脏的跳动声有着惊人的相似。”她的语气好似暗示着大宇宙与小宇宙的一体性。  日本也于1994年首次成功发射了完全国产的火箭H2,人们说这是进入了真正的宇宙时代。我希望这会成为打破被人批评为岛国劣根性的、渺小的“封闭意识”的大好时机。  宇宙是广大无垠的。我希望将生活在21世纪的下一代的人们,起码能作为心胸开阔的“地球人”,仰望天空庄严的全貌,和星星交谈,胸中奏出与大宇宙相谐的交响曲,过着广阔的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世界交友录-第一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