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兰洪杰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兰洪杰  

页数:

315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在产品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能够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整合与控制,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最终用户的价值最优化。因此,现代物流管理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所重视的课题,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普及与教育,就成为企业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科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和专业教育的教育与科研团体,目前已经具有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博士、硕士及本科培养资质。近年来,除了为我国各级政府、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物流管理课题研究与咨询外,还在现代物流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尤其在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教学领域为国家教育部培训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而且自行开发的“物流学系列课程”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的称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奉献给读者的就是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科学研究所各位老师多年科研与教学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物流管理与运作领域的需要而编写的适于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将现代物流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给读者,注重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技术应用,是适用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自学考试、企业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物流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通过对效益与效率的追求获得企业未来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企业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同现代物流已经走过的历程一样,物流管理必然还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优秀的物流教育工作群体,我们将不断地将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通过出版书籍的方式展现给所有的物流教育工作者及从事物流工作的人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进步,为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出贡献。  在本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及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家与学者的鼎力支持,没有他们,这套教材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出版,本系列教材的编委会代表所有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内容概要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流管理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供应链和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与学生学习的特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供应链和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全书共分10章:供应链管理导论、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方法、企业物流战略与组织、企业供应物流管理与销售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运输管理、企业库存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又包括前沿性内容,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及自学考试教材、也可供物流管理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业务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供应链管理导论1.1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1.1 现代竞争环境的特征及其影响1.1.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1.1.3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1.2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类型1.2.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1.2.2 供应链的基本类型1.2.3 供应链流程分析1.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1.3.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1.3.2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1.3.3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1.3.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习题第2章 供应链的构建2.1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及其匹配2.1.1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产生背景2.1.2 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的内容2.1.3 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2.2 供应链的设计2.2.1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2.2.2 供应链设计的策略2.2.3 供应链设计的步骤2.3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2.3.1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3.2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2.3.3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习题.第3章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3.1 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3.1.1 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特点3.1.2 供应链下的即时采购策略3.1.3 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管理3.2 基于供应链的生产管理3.2.1 供应链下生产管理的特点.3.2.2 供应链下的生产组织计划模式3.2.3 供应链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3.3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3.3.1 供应链下物流管理的特征3.3.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问题3.3.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3.4 基于供应链的信息管理3.4.1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3.4.2 供应链下信息技术的应用3.4.3 供应链下的信息系统习题第4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4.1 快速反应(QR)4.1.1 QR出现的背景4.1.2 QR的含义4.1.3 QR的优点4.1.4 QR的实施步骤4.1.5 QR成功的条件4.2 有效客户反应(ECR)4.2.1 ECR产生的背景4.2.2 ECR的含义4.2.3 ECR系统的构建4.3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4.3.1 CPFR出现的背景4.3.2 CPFR的本质特点4.3.3 CPFR实践与发展现状4.3.4 CPFR供应链的实施4.3.5 CPFR实施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因素习题第5章 企业物流战略与组织5.1 企业物流概述5.1.1 企业物流的概念与内涵5.1.2 企业物流的特点5.1.3 企业物流的功能5.1.4 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5.1.5 企业物流的分类5.1.6 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与内容5.2 企业物流战略5.2.1 企业物流战略的含义5.2.2 企业物流战略的地位5.2.3 企业物流战略的目标5.2.4 企业物流战略的内容5.2.5 商流结构与物流结构的分离5.3 基于时间的物流战略5.3.1 运输集中5.3.2 预期性与反应性战略5.4 企业物流组织的发展与类型5.4.1 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5.4.2 传统的企业物流组织模式与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模式5.4.3 按物流在企业中的位置与作用分类习题第6章 企业供应物流管理与销售物流管理6.1 供应物流管理概述6.1.1 供应物品的种类6.1.2 供应物流管理的概念6.1.3 供应物流管理的内容6.2 供应计划管理与供料管理6.2.1 供应物品需求量的确定6.2.2 供应计划管理6.2.3 供料方式6.2.4 供料方法6.2.5 供料的日常管理工作6.3 销售物流概述6.3.1 销售物流的功能6.3.2 销售物流的重要性6.3.3 国外现代销售物流的发展趋势6.4 销售物流的组织6.4.1 销售物流组织内容6.4.2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销售物流6.5 销售物流的管理6.5.1 销售物流管理的目标6.5.2 销售物流管理的形式6.5.3 销售物流管理的内容6.5.4 销售物流管理的新特点习题第7章 生产物流管理7.1 生产物流概述7.1.1 生产物流的含义7.1.2 企业生产物流的组织7.2 基于企业生产战略与系统设计框架下的生产物流分析7.2.1 企业生产战略7.2.2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与生产物流7.2.3 运用科学的系统设计方法优化生产物流系统7.3 企业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7.3.1 基于ERP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7.3.2 基于JIT的生产物流运营方式习题第8章 运输管理8.1 运输总论8.1.1 运输的概念与特点8.1.2 运输的分类……第9章 企业库存管理第10章 业务流程重组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公司已经通过互联网向顾客提供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这使得在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同时,运作成本也会上升。这表明,时间战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用更短时间向顾客提供更快速服务,形成快速反应;另一方面,又使运作成本有所增加。这是企业面临的新的压力。  (3)企业内部变革面临更多压力  企业在进行内部变革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多重压力。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的“嫁接”会使企业很快上一个新台阶。但每个企业利用新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赶上,企业之间技术上的差异很容易在共同提高的同时消失殆尽。另二方面,企业工艺流程之间的协调及企业每个员工同样也受到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适应并掌握有关的新技术,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压力。此外,高新技术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回报率高的特点,并且能够提高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劳动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更重要的是,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对最终顾客的服务水平,缩短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时间。而企业在产品提前期方面的优势则很容易为企业赢得更宝贵的时间,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意义尤为突出。  2)全球化压力使企业面临的具体挑战  (1)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要不断提高。例如,AT&T公司新电话的开发时间由过去的2年缩短为1年,惠普公司新打印机开发时间从过去的4.5 年缩短为22个月。  (2)降低库存  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突出,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其需求,便不断推出新品种,结果产品品种数成倍增长,由此造成制造商和销售商背上了沉重的库存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3)缩短交货期缩短产品的开发及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的生产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正成为所有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企业间的竞争因素在20世纪60年代为成本,80年代为质量,90年代为交货期,而进入21世纪则为响应周期(cycle-Time)。企业不仅有了很强的开发能力,完善的产品品种和对供应链成本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即尽可能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