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捕捉原子的诺贝尔奖得主
2006-7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李剑君、曹慧/国别:中国大陆
181
无
本书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的传记,通过大量的采访,生动再现了朱棣文的工作和生活,深入挖掘出朱棣文的教育思想和科研思想,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奉献给广大的青年学子、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先后就读于罗彻斯特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978年到美国AT&T贝尔实验室从事物理研究,其问发明了用激光冷却捕陷原子的方法,朱棣文因此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7年到斯坦福大学工作,任物理系主任,并创建了Bio-X研究中心。2004年调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第一章 情缘第二章 情结 一、沃土 二、家族 三、中国鼠年 四、东西方文化 五、网球场上的邂逅第三章 寻根 一、中国行 二、太仓寻根 三、朱棣文小学 四、永远的丰碑第四章 厚积 一、托马斯·迈纳 二、罗彻斯特大学 三、在伯克利的岁月 四、研究的伊甸园 五、在霍姆戴尔的日子 六、幸运的选择 七、卓越的领导者第五章 荣誉 一、荣誉降临 二、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激光冷却与原寻 三、斯德哥尔摩的风光第六章 前景第七章 超越第八章 真谛第九章 平凡第十章 重任附录A 朱棣文小学学生眼中的的朱棣文附录B 朱棣文年表后记
第一章 情缘 凡与朱棣文接触过的人,都说,朱棣文是一位非常容易让人接近的人。他不是有些人想像的大牌科学家可能会有的高不可接近,他没有一点架子;他很平易近人,很斯文,很随和,很幽默,很开朗;与他在一起会使人感到很亲切、很轻松、很愉快:他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作者曾荣幸地与朱棣文夫妇有过几次接触。 2002年6月16日下午,应朱棣文之邀。在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作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伟大科学家。 那次朱棣文是来清华大学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研讨会是清华大学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而举办的。 100多位海外著名科学家和友好人士、40余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参加了这项研讨会,他们中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位费尔兹奖获得者。
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捕捉原子的诺贝尔奖得主》为其个人传记。该书通过大量翔实的采访,生动地再现了他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画面,深入挖掘出他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思想。
无
喜欢读。很好。以后要多读这类书。
该书写的客观冷静,但是缺少可读性,介绍了朱棣文的许多事情,但是行业性的知识较多,这也是因为作者是物理学教授的缘故吧。该书缺少文学性的描述,读起来略感枯燥。如果相对朱棣文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这能算是一个窗口。
内容比较丰富,看得出来作者是很用心的,可惜内容比较枯燥,读起来比较费劲.传记类的书,个人比较喜欢美国的<<一个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