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黄裕新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5  

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裕新  

页数:

214  

字数:

3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上消化道出血为出发点,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并发出血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方法。全书共14章,分别论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非静脉曲张出血与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胆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等。本书还收录了3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全新彩色电子胃镜照片和240道以出血问题为基础的自测题,并精选有助于扩大专业词汇及专业英语水平的相关英文摘要。本书可作为消化内科、急诊科、胃肠外科等专业医师及临床实习医师的辅助教材或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定义 二、临床分类 三、流行病学资料 四、研究概况 文摘选编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一、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解剖学、组织学及血液供应 二、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文摘选编第三章 病因 一、依据出血部位的分类 (一)胃肠道疾病 (二)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病变 (三)全身性疾病 二、依据是否静脉曲张分类 (一)静脉曲张性出血 (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三、依据出血机制分类——病理学分类法 (一)炎症与溃疡性疾患 (二)血管性疾患 (三)肿瘤性疾患 (四)全向性疾患 (五)机械性疾患 (六)治疗并发症 四、成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五、儿童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六、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七、幼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八、老年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文摘选编第四章 发病机制 一、正常胃粘液——粘膜屏障及保护机制 (一)粘膜的完整性及维护 (二)粘液重碳酸盐屏障 (三)粘膜血流及酸碱平衡 (四)前列腺素 (五)巯基 (六)胃肠激素的保护作用 二、侵害因素及致出血机制 (一)溃疡性及糜烂性病变 (二)机械创伤性疾病 (三)血管性病变 (四)肿瘤性病变 (五)全身性疾病第五章 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便血 二、循环障碍 三、氮质血症 四、血象变化 五、发热 六、低蛋白血症 七、心脑并发症 文摘选编第六章 诊断 一、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二、判断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三、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 四、出血程度的估计 五、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六、病史是诊断的基础 七、诊断依据 文摘选编 第七章 诊断方法第八章 鉴别诊断第九章 治疗第十章 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第十一章 胆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第十二章 部分出血相关性疾病的处理原则第十三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第十四章 检测题附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