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胡敏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胡敏  

页数:

55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精神、意志、道德、行为等内在及其外显,不可避免地打上深深的时代和环境的烙印。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作为社会人,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不能从社会中孤立出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社区和家庭的渲染,许多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了如下问题: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冲动易怒,心胸狭隘,报复心重,动粗,行为失控;不讲文明,说话做事不分场合不讲分寸,说脏话、随意议论他人,骂人,吵架;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缺少热情的关爱之心:不爱护公物,贪吃零食,迷恋游戏机;不明是非,不分轻重,逆反心理重,不愿意接受教育;极易受到不良的社区环境影响,容易看到社会阴暗面等等。根据社区境况和学校发展现实。成都市浣花小学“礼育活动”研究组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了如下困惑:一是怎样才能扭转学生日益严重的品行问题:二是怎样应对社区和家庭消极因素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冲击:三是如何找到一个解决学生不良行为的切入点;四是如何建立对学生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因此,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势在必行。 儒家以“六艺”施教,所谓“六艺”即“诗”、 “书”、 “乐”、“易”、 “礼”以及“春秋”,此“六艺”实际上就是六种教育,故,礼的教育简称为“礼育”。 “礼”,赋予其现代意义,就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显然,“礼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德育,它能使我们从传统文化里找到依托,在现实中借鉴运用,立足于孩子一生的发展,使所有的孩子彬彬有礼,有礼有节,知书达理。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师长之礼 第一章 见到老师时 第二章 在老师办公室里 第三章 与老师交谈时 第四章 对待老师的教育 附 “师长之礼”对教师的要求第二篇 同学之礼 第一章 与同学谈话时 第二章 别人指出错误时 第三章 与同学相处时 第四章 同学需要帮助时 第五章 向同学借东西时 第六章 诚实守信第三篇 孝亲之礼 第一章 尊敬所有长辈和年长者 第一节 理解和尊重长辈 第二节 爱长辈和家人 第二章 怎样问候长辈 第三章 如何对待父母及长辈的批评和指责 第四章 怎样在餐桌上孝亲敬长 附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第四篇 社会之礼 第一章 会场之礼 第一节 进入会场 第二节 会议之中 第三节 报告或演出结束时 第二章 购物之礼 第三章 网络之礼 第一节 合理学习网上知识 第二节 与网友交流 第三节 自我保护 第四节 控制上网 第四章 假日旅游之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PDF格式下载



书还来不及看,应该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