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护地球节约用水

关月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关月玲  

页数:

152  

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 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是古今中外历代治国领袖高度 关注的重要内容。随着时空变迁、气候变化,水问题变得越加 复杂多变,尤其是水资源紧缺、水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水环 境恶化以及干旱和暴雨等问题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威 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过程迅速加快,全球 人口持续增长,淡水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形成的 水危机令世人担忧,水危机已成为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首屈一指的议题。环保则是人类拯救水危机,拯救自己命运 的有效途径,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显得尤为重要。人类较为常见的用水是饮用、烹饪、洗澡、清洁,并有一些 被用于家庭浇灌,这是家庭水的使用。虽然关键,但只占了总 用水量的一小部分。世界各地,工业用水量是家庭用水量的 两倍,主要是用于冷却电力生产。到目前为止,更多的水是用 来生产食物和纤维(谷物,水果,肉类,棉花)。我们不知道有 多少水必须留在生态系统中来维持自然界的循环,但有迹象 表明,我们正在接近并在很多地方已超越了可用水的界限。和一百多年前的情况相比,现在的水量需求是以前的六倍,要 提供这么多的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这确实对人类 和环境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干旱 地区,水的供应正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压力。迅速恶化的缺水 境况,反映了人口膨胀、地下水枯竭、浪费和污染、以及人为因 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所带来巨大的和日趋严重的影响。而后果 极其严重:干旱和饥荒、失去生计、水传染疾病的扩散、人们被 迫迁移、甚至发生冲突。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和矿业废物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蓄水 层(含水土层)遭到累积污染。全球80%的森林遭到破坏,导 致世界水储备总量急剧下降。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了降雨 量的降低。气候有个正反规律,那么森林的过度砍伐带来后 果就是旱的地方更旱,涝的地方更涝,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水资源管理不善,已经导致环境退化、自然资源不可恢复性损 害,这使得边远地区民生更加艰难。缺水现象正向发展中国 家的主要产粮区蔓延,已经有20个国家面临严峻的缺水局 面,没有足够的水用来生产出养活本国人民所需的粮食。发 展中国家各种传染病中的90%与受污染的水有关,严重影响 人类的身体健康。水资源的不足和污染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 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水资源浪费,尤其是农业综合 企业的水资源浪费,已经明显耗尽了全球的水资源。人类操 控世界上的多条河流,却因为修筑大坝许多条河流终结了生 命,人类行为已经导致许多湿地干涸。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 面提高和季节模式变更,正在加剧着淡水资源危机。几十年 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像中国和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 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飞速上升。现在,战争和气候变化等一 些新的挑战正加剧水资源枯竭国家和贫穷国家的这一问题,富国也难逃此劫。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饮用水短缺、农业灌溉缺水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随着人口的 增加,水资源只会越来越匮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脚步逐步加深,是生存还是灭亡,人类 需要认真思考。面对以上危机惨状,人类已经到了重新审视 自己,约束自己的时候。以前,人们做事遵循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在还应讲求三大效益,但必须把三大 效益的排序颠倒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样才更 有利于人类与地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把大自 然破坏得遍体鳞伤。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 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财富,然而地球的环境却日益恶化,生存 空间越来越狭小和糟糕。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 来越大,与此同时,地球的衰老进程也由于我们的愚蠢和贪婪 而大大加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资源危机给我们应该带来怎样的 反思呢?

内容概要

  人类已经到了重新审视自己,约束自己的时候。以前,人们做事遵循 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在还应讲求三大效益,但必须把 三大效益的排序颠倒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样才更有利于 人类与地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把大自然破坏得遍体鳞伤。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财富,然而地 球的环境却日益恶化,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和糟糕。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地球的衰老进程也由于我们的愚蠢和贪 婪而大大加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资源危机给我们应该带来怎样的反思呢? 《环境教育书系:爱护地球节约用水》是一本 关于水资源分布、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危机、节约水资源、水资源合理开 发等内容的教育科普图书。

书籍目录

导言节约用水 势在必行第一章 水资源对人类到底有多重要第1节 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第2节 水与人体健康第3节 水与人类环第4节 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第二章 水资源分布及现状第1节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第2节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第三章 水资源危机及成因第1节 我们时刻面临水危机威胁第2节 水资源危机对民众的影响第3节 民众如何应对水危机第4节 地球并不缺水,我们为什么缺水?第5节 地球水危机第6节 中国水资源危机成因第四章 水资源危机的后果反思第1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第2节 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思考第3节 研究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及现实意义第五章 节约水资源 防治是硬道理第1节 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几种主要举措第2节 关于水污染防治的目标第3节 展望水治理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第六章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第1节 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2节 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3节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附 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章节摘录

  沼泽土壤常为水所饱和,其表层生长着沼生和湿生植物,下层有潜育 层或存在着泥炭化和腐殖化过程的地段。由于沼泽的成因和类型随自然 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不同的学者从各学科角度出发,赋予沼泽的定义 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沼泽是地表经常过湿的地段,沼泽中可能有泥炭,也可能无泥炭。有的认为,沼泽中必须有泥炭的积累。有的认为,沼泽必 须有一定厚度的泥炭层。沼泽(特别是泥炭沼泽)具有明显的生态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泥炭沼泽是巨大的生物蓄水库;沼泽水具有过渡水 体的特点;沼泽土壤中有机质大量聚积;沼生植物丛生,具有特殊的生态 特点;沼泽表面具有多种微地貌形态。最常见的是团块状草丘(塔头)、垅块或城网状草丘等。沼泽的分布受地域分异规律制约,主要分布在北半 球,尤其是气候冷湿和有冻土层存在的欧亚、北美大陆的寒带和温带地区。冰川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由固态大气降水的多年积累,经过密实和变 质作用形成能自身运动并长期存在的天然冰体。它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 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形式。冰川以物质零平衡线为界,可划分为上部的 积累区(又称粒雪区)和下部的消融区(又称冰舌区)。积累区的积雪变 质成冰,尔后通过冰川运动输送到下游的消融区,逐渐融化,形成冰雪水 融径流补给河流、湖泊和海洋,少量蒸发直接返回大气。从接受大气固态 降水、冰体储存到融化、蒸发,构成了冰川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冰川按照 形态和规模可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两大类。地球上现代有两大冰 盖,即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它们占世界冰川总面积的97%、总体积的 99%。山地冰川根据形态又可划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 顶 冰川或冰帽、再生冰川和山麓冰川等。按照其物理性质分类有:极地冰 川、亚极地冰川和温冰川三大类。凡是整个冰层全年温度均低于熔点的 称为极地冰川;表层在夏季融化,而冰层大部分温度低于熔点的称亚极地 冰川;表层冰温冬季低于熔点而整个冰层温度接近熔点的称为温冰川。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海洋性气候区,故又称为海洋性冰川。中 国山地冰川根据其发育的水热条件和冰种物理特征,划分为大陆型冰川、海洋型冰川和复合型冰川三大类。成冰作用冰川从其源头到末端可跨越数千米的高度,水热条件存在 相当大的差异,其成冰作用具有高度带特征。典型的大陆型冰川自下而 上可划分出消融带、附加冰带、渗浸带、冷渗浸带和干雪带,是以渗浸一 冻 结为特征的成冰作用;典型海洋型冰川自下而上划分出消融带、暖渗浸 带、冷渗浸带和干雪带,是以暖渗浸为特征的成冰作用。冰川的成冰作用 与运动速度决定冰川物质循环过程的快慢。大陆冰盖这一循环过程所需 时间以万年计;中、低纬山地冰川的水循环比冰盖要快得多,通常以数十 年至千年计。冰川运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的移动,包括塑性变形和底部滑 动两种过程。在纵向上,零平衡线附近流速最大,向源头和末端减小;横 向上,冰川中心线上流速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垂向上冰面流速大于冰 内和冰下。冰川运动速度随其性质和时间差异而变化,一般年流速在数 米至数百米不等。由于冰川的运动特征,对地表具有侵蚀和堆积作用,成 为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营力之一。冰川可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 末端进退、厚度增减、面积扩缩可反映气候变化状况;又可对气候产生反 馈作用,成为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如大陆冰盖对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 有重大影响,而山地冰川对大范围气候影响较小,但对局部气候的影响不 可忽视。P6-7


编辑推荐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是古今中外历代治国领袖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随着时空变迁、气候变化,水问题变得越加复杂多变,尤其是水资源紧缺、水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以及干旱和暴雨等问题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威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过程迅速加快,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淡水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形成的水危机令世人担忧,水危机已成为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首屈一指的议题。环保则是人类拯救水危机,拯救自己命运的有效途径,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显得尤为重要。《环境教育书系:爱护地球节约用水》供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阅读学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爱护地球节约用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