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朱平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平  

页数:

2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内容包括: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问题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育职业及其教师的职业劳动第一节 教育职业的历史发展一、古代教育职业的发展二、近现代教育职业的发展三、西方教育职业的发展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一、职业与教师职业的特点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第三节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目的的双重性二、对象的多样性三、手段的示范性四、过程的往复性五、内容的丰富性六、效果的迟效性第二章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 道德的含义与特点一、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含义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道德范畴三、道德的特点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含义与发展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二、职业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 教育伦理学与教师职业道德一、教育伦理二、教育伦理学与教师职业道德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第四节 中外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与现实一、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二、外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三、中外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一、道德原则二、道德规范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规范第二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一、反映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二、体现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的要求三、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思想四、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第三节 乐教敬业: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一、乐教敬业二、乐教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三、乐教敬业的要求和意义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上)第一节 高校师生关系及其意义一、高校师生关系及其特征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状况三、高校师生关系在教师职业劳动中的意义第二节 学生为本,尊重和热爱学生一、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二、尊重和热爱学生第三节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下)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第七章 教师的人生观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第九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教育职业及其教师的职业劳动  教育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历史过程。同时教育职业又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它的活动始终同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重要功能和突出特点。  第一节 教育职业的历史发展  教育职业源远流长。它是适应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递知识、经验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随着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古代教育职业的发展  (一)教育职业的产生  1.教育职业的萌芽。远古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部落氏族中那些富有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年长者或睿智者,便在共同劳动中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部落氏族中的其他成员。这种传授就是教育活动的开始,也是教育职业的萌芽。唐代教育家韩愈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之道,为之君,为之师。”这里的“圣人”实际上指的就是最有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的人。由于他们传授给了人们生存的知识和本领,便自然成了受人尊敬的教师和领导众人的君长,人们也就遵奉他们为“圣人”。《礼记·学记》日:“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说的就是这一道理。诸如传说中的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室,伏羲氏教民网罟为渔,神农氏教民稼穑为农,等等,都属这种情形。他们都是首先能为教师,后来才成为君长。由于那时人们的劳动就是为了生存,而且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所以那时的教育内容也就是生存之道,教育过程也是融合在生产劳动中,还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育职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