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

张焕明 合肥工业大学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张焕明  

页数:

214  

内容概要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从人力资本与其他变量间的影响关系中给出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同路径。考虑到肯定要用到多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笔者首先尝试性地选择具有外向性特征的AK模型,而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向性特征检验也肯定这种尝试的正确性。《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在计量检验时区分了变量间的单相关关系与偏相关关系,从单因素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而从多因素关联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申西部地区。通过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一类AK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的分析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而全国各省份也存在趋同的可能性;三个地区与全国的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趋同路径相似之处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产出的积累、进出口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不尽相同。随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验证了在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作者分析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变化趋势及缩小这种差距的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了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及计量方法,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σ趋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β趋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随机趋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的路径分析等八章内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方法1.3 研究内容1.4 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及计量方法2.1 相关概念2.1.1 经济增长2.1.2 经济趋同2.2 经济增长的趋同理论2.3 经济增长趋同的计量方法2.3.1 笄魍?募屏?2.3.2 馇魍?募屏?2.3.3 随机趋同的计量2.4 经济增长趋同的计量研究综述第三章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笄魍?治?3.1 地区分类3.2 计算结果3.2.1 方差分解法3.2.2 基尼系数法3.2.3 塞尔指标法3.2.4 人均GDP及其平均增长速度法3.3 地区性的笄魍?亩唐谠げ?第四章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馇魍?治?4.1 我国经济增长模型的选择4.1.1 新古典模型适应性检验4.1.2 新增长模型适应性检验4.2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馇魍?治?4.2.1 模型与方法4.2.2 样本和数据4.2.3 计量结果4.3 我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第五章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的随机趋同分析5.1 平稳性检验5.2 协整性检验5.3 Panel Data单位根检验第六章 我国经济增长趋同的短期性与长期性分析6.1 发展战略、人力资本与经济趋同6.1.1 理论分析6.1.2 样本与数据6.1.3 计量分析6.2 我国人力资本地区性趋同假说及实证分析6.2.1 理论分析6.2.2 实证分析6.3 我国经济增长趋同的短期性与长期性分析6.3.1 模型与方法6.3.2 样本与数据6.3.3 计量结果第七章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的路径分析7.1 我国经济增长外向性特征的验证7.1.1 模型与方法7.1.2 样本与数据7.1.3 计量结果7.2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的路径分析7.2.1 模型与方法7.2.2 样本和数据7.2.3 计量结果7.2.4 进一步解释第八章 结论8.1 主要研究结论8.2 政策建议8.3 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