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智囊

冯梦龙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冯梦龙  

页数:

251  

字数:

151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数千年来,无论是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还是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以及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都以他们特有的行为创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博学多闻,见识过人,他所辑录的《智囊》一书,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书中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安邦定国、率军打仗、外交斗争、平叛治乱、破案侦探以及经商贸易、待人接物诸方面的谋略、智慧,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令人读后拍案叫绝,也令人为之动容敛色;令人回味无穷,也令人智窦大开……正因为如此,此书自问世以来,自明清两代、民国而后至今都广泛流传,不仅得到引车卖浆的平民百姓的喜爱,也受到硕儒名士的青睐。1964年1月,毛泽东主席就特意派人去章士钊处借得此书,置于案头反复阅读,留下许多圈点和评注,从中可看出他对此书十分重视并由衷地赞赏。历史智慧是启迪今人智慧的钥匙。“智足以周知”(苏轼语),有了智慧,就可以把握万物共有的本质规律,就可以对许多事物有明澈的认识。当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更需要有高度的智慧和谋略,才能捷足先登、独占鳌头。有感于此,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我们把《智囊》一书,整理出版,用现代汉语翻译,删掉了其中有明显宣扬封建糟粕的一些章节,又吸纳了《智囊补》内容。《智慧补》系冯梦龙在《智囊》成书后,经过数年刻意搜寻,又补充的大量故事。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对难见的生僻字加注了拼音,对一些古代州县地名加注了现代方位。同时,本书参考了其他译本资料,在这不一一列出,谨致谢意。由于译评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还正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兼为书商编书以解无米之炊。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大兴冤狱,正红得发紫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并且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表示敬佩。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一1646),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笔名还更多。他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这时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

书籍目录

上智部 见大卷 远犹卷 通简卷明智部 知微卷 亿中卷 剖疑卷 经务卷察智部 得情卷 诘奸卷 胆智部 威克卷 识断卷术智剖 委蛇卷 谬数卷 权奇卷捷智部 灵变卷 应卒卷 敏悟卷语智部 辩才卷 善言卷兵智部 不战卷 制胜卷 诡道卷闺智部 贤哲卷 雄略卷杂智部 黠狡黥卷 小慧卷

章节摘录

人品择婿不攀高门唐代裴宽曾任润州参军,当时润州刺史韦诜(shen),要为女儿选择夫婿,但久选不中。一个休息日,韦诜登楼眺望,忽然看见一个人在花园中埋东西,就去打听这个人是谁。别人告诉他:“这就是裴参军,非常仁义,从来不接受贿赂,害怕玷污了家门。恰好有人馈赠给他一块鹿肉干,交给他就走了,他不敢自欺,所以就将那东西埋掉。”韦诜十分惊异,感叹再三,于是将女儿许配给裴宽为妻。结婚那天,韦诜用帐子遮住女儿,让她看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碧色衣服。韦诜族中的亲戚都把他戏称为“碧鹤”。韦诜说:“爱自己的女儿,必然将她许配给贤良的公侯为妻子,怎么可以以貌取人呢?”裴宽后来升任礼部尚书,很有声望。唐代李祐,官做到右龙武统军,许多公卿都想娶他的女儿做儿媳,李祐一一拒绝了。一天,李祐将所有幕僚召集聚会,声称他将在宴会上选女婿,众人议论纷纷,猜测他必然是选一个名门贵戚的子弟。等到人宴却不见动静。酒喝到一半,李祜拉着最末尾座位上的一个军官,对他说:“知道你还没有成亲,请允许我将小女的终身托付与你。”并即席举行了婚礼。后来,有人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李祐说:“我每每看见那些富绅之家,总是与名门望族缔结婚姻,其实他们的子弟长期沉溺于骄奢淫逸之中,大多没有善终。我凭借自己的军事谋略得到今天的爵位,自己选择女婿,何必非要去攀附高门而博取虚假的名望呢?”听的人都认为这是真知卓识。【评点】司马光说:“娶媳妇一定要找那些家境不如我的,嫁女儿一定要嫁给家境胜过我的,媳妇的家境不如我家,就知道勤俭朴素;把女儿嫁到胜过我的人家,就知道畏惧严谨。”这些话在当时可谓名言。但和韦诜、李祐二人如何选择女婿相比,司马光的做法就显得落后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智囊 PDF格式下载



不可多得的一本书


古人比较喜欢研究"智慧"这两个字,这本书就是关于智慧的小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


不足之处就是评点得过于简略。有些生僻字认不到。也就整不懂意思了


消闲看看挺好的!!


对中华数千年智人达士事迹的整理,每日几则,趣味颇深!!!


要是没有注解就好了,注解浪费纸张


书本身很好,就是被那个注释画蛇添足了。


智囊是一部筛选本,里面有关的解读太俗气,没新意、不过还是物有所值


注释差了点。。。。


此书得古汉语基础较好的人才能读懂,反正我是读不懂的,也读不进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