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

阎浩岗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阎浩岗  

页数:

6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是笔者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一书的副产品,也是作者担任研究生《中国现代小说研究》课程教学工作的成果。全书共涉及33位中国现代小说家。把对绝大部分中国现代小说重要作家作品研究的历史概况及当下动态、讨论热点或争议焦点的述评收入一册。

作者简介

  阎浩岗,男,1963年生于河北吴桥。1989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当代小说方向学术带头人。已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摘要。著作除本书外,另有《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艺术研究》(合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

书籍目录

前言一、鲁迅《呐喊》《彷徨》研究(一)历史回顾(二)新的研究系统(三)其他方面的新探讨(四)单篇解读(五)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二、鲁迅《故事新编》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心态(三)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四)文本解读(五)比较研究(六)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三、叶圣陶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艺术风格与创作方法(三)文学史地位(四)单篇解读与比较研究(五)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四、王统照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方法(三)文体风格(四)单篇解读(五)比较研究(六)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五、许地山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思想内涵(三)传奇色彩与文化渊源(四)单篇解读(五)比较研究(六)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六、冰心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历程与分期(三)“爱的哲学”(四)女性题材和女性意识(五)“冰心体”与“问题小说”(六)比较研究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七、庐隐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历程与分期(三)感伤情调和女性意识(四)创作方法与艺术特色(五)纵向影响与横向比较(六)冰心庐隐小说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八、郁达夫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历程与分期(三)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四)“零余者”形象与名篇解读(五)横向比较与纵向影响(六)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九、废名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历程与文体风格(三)作品解读(四)横向比较与纵向影响(五)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十、王鲁彦小说研究(一)历史回顾(二)创作历程与思想发展(三)思想内涵(四)创作方法与艺术个性(五)研究展望附录:有关研究专著及论文索引

章节摘录

  一、鲁迅《呐喊》《彷徨》研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其小说创作除文言体的《怀旧》外,白话作品凡33篇,分别收入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鉴于鲁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以及鲁迅研究论著的异常丰富和“鲁学”的“显学”现状,本书将分两章介绍。本章介绍学界对于《呐喊》《彷徨》的研究概况,《故事新编》则另辟一章。  (一)历史回顾  对《呐喊》的研究几乎是紧随着《呐喊》的出版而出现的:《呐喊》1923年8月出版,l923年10月8日的第91期《文学》周报就发表了茅盾(署名雁冰)的《读(呐喊)》一文;l924年2月28日的《创造》季刊第2卷第2号发表了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前者作为第一篇评论《呐喊》的重要文章,虽然与研究对象时间距离极近,许多感性的东西还来不及作更深入的开掘和理论升华,却显示了茅盾大批评家的敏锐洞察力,指出其中的《阿Q正传》“写出了人性的普遍的弱点来了”,还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头发的故事》所表现出的鲁迅对于“黄金时代”的怀疑以及《自序》《故乡》等对于“希望”的怀疑,这种评价即使在今天看也是比较准确到位的;而且揣测出,鲁迅作《阿Q正传》,“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与后来鲁迅自己对于创作宗旨的表述正相吻合。茅盾这篇文章不只谈小说的思想,也注意到其在文体方面的贡献,指出“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而茅盾将《呐喊》与辛亥革命这一“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联系起来,体现了其以时代性、社会性标准衡量作品的社会学批评的特点,也是后来评论鲁迅小说时“镜子说”的雏形。成仿吾的评论同样很有名,但其中充满了偏见:它将初版《呐喊》中的十五篇作品硬性分为“再现”的和“表现”的,按自己创造社的标准或偏好肯定所谓“表现自我”的而贬低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成本人认为属于“再现”的作品。成的批评不符合作品实际,引起鲁迅本人的极大反感,以致后来再版时干脆删去了成评价最高的最后一篇《不周山》。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适合大学中文系本专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准备选中国现代小说做毕业论文题目的本科生。当然也包括社会上一切对中国现代小说感兴趣的文学爱好者。  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作品研究的历史概况与当下动态,讨论热点和争议焦点尽收一册,所涉既有专家权威论著,也有新秀见解独特之作,时间下限至2007年,就资料的新与全而言,似属首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