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迪昔辰光格上海

陈子善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子善  

页数:

1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上海话,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而且是文学的上海,文化的上海。书中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辨析,来把握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空间,来重绘上海的文学和文化地图,诱发对上海都市/社会/文化/人的未来想像和深度思考。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异常丰富的,是十分迷人的,作者只是回顾和描述了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一小部分,远非全部;即便是文学和文化方面,也还只是一小部分,远非全部。“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可以而且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断言说的。

书籍目录

自序上编 上海罗生门脂粉的城市亭子问里弗丽茨夫人的客厅遮住太阳光线的高楼上海的骄傲从巴金旧居挂牌说起张爱玲与海上影坛北四川路《春申旧闻》香港的上海文学家今非昔比多元的《良友》杨树浦的声音林徽因VS林微音不要忘了王莹圣玛利亚女校徐家汇藏书楼《妇人画报》煤烟河《倾城之恋》《女作家》种种徐讦这个人《上海》咖啡馆《公啡》咖啡馆《上海珈诽》《上海是一条狗》《上海赋》下编 文化上海发掘张爱玲四。年代史料随想上海有位男版张爱玲缺少他,上海文坛会很寂寞他记录了《上海的早晨》《海派》小说三题《夜上海》的文学再现。《记忆时间》主持人的话重绘文学上海的地图人去楼空谁有知张爱玲故居的喜和忧摩登上海的线条版咖啡馆与上海与我上海的咖啡香为上海文化史拾遗补阙不断地寻找上海,描绘上海老上海怀旧片面的时尚还上海一个多元的面目《福德》的书香上海《山水》《风鸣》和《福德》附录好像发自五脏六腑内的共鸣般(钟文音)

章节摘录

书摘15年后,笔者读到邵洵美发表在1933年6月上海《时代图画半月刊》第4卷第7期上的《花厅夫人——介绍弗丽茨夫人》一文,才发觉这个断语下得过于轻率了。邵洵美称弗丽茨夫人是上海的“花厅夫人”,即上海的“Salon的领袖”,并解释说:“Salon的译义即会客室,我译作花厅不过是为了字面上的漂亮。”邵洵美对弗丽茨夫人可谓推崇备至: “弗丽茨夫人(Mrs.Chester Fritz),匈牙利人,留华有年,嗜文学,著作甚富,自小在美国,与各国大文学家多相往还,在上海为《中国评论周报》编文学栏两年,极受称许。每星期至少有两次由她邀客聚谈,最近大光明音乐会亦由她主催。欧美文艺家来华,多半由她招待。她对于中国的文学艺术提倡尤力,曾组织万国戏剧社,成绩亦佳。” 原来弗丽茨夫人并非等闲之辈。她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生活,她迷恋文学创作,她也致力于文学编辑,她家的客厅是当时上海滩颇有名气的文艺沙龙,邵洵美就是这个沙龙的常客之一(邵洵美曾与她一起接待过墨西哥著名漫画家M.珂佛罗皮斯)。说弗丽茨夫人是当时旅居上海的一位活跃的外国女作家、女文学活动家,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她当选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外籍理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自从萧乾在回忆录中写了“太太的客厅”以后,30年代林徽因的北京寓所的客厅就广受关注,相关文章连篇累牍,连美国学者费慰梅写《中国建筑之魂》也不忘在书中专辟一章“太太的客厅”,“林家客厅”简直成了30年代中国文艺沙龙的代名词。今天,不少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以生不逢时,无法再到“林家客厅”一睹女主人的风采,无法参与“林家客厅”的聚会并高谈阔论而深以为憾。不过也有不和谐之音,冰心当年就写过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据说就是讽刺林徽因的。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海,却无法找到像北京“林家客厅”那样闻名遐迩的文艺沙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现在好了,弗丽茨夫人的客厅多少填补了这个空白。真的要感谢邵洵美。如果不是他有心记上一笔,弗丽茨夫人的事迹恐怕就要湮没不彰了。只是我们今天仍不能详细得知弗丽茨夫人客厅当年聚会的许多具体情形,也不知道弗丽茨夫人在二战爆发后去了何处,现在是否还健在? 诚然,弗丽茨夫人是洋人,她的客厅是洋人的客厅。不像“林家客厅”是道地的“国货”,尽管客厅主人和许多宾客都是“海归派”,但“沙龙”本身就是舶来品。在西方历史上,沙龙的兴起翻开了社会演进历程的新的一页,英法等国许多著名的文艺沙龙不但对文学艺术而且在更大的方面对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上海本来就是“海纳百川”,所以,弗丽茨夫人的客厅诞生在上海,不足为奇。假如我们能更多地发掘弗丽茨夫人客厅的方方面面,也许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文艺活动史就要改写了。 (2003年11月12日) P11-12


编辑推荐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上海话,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而且是文学的上海,文化的上海。书中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辨析,来把握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空间,来重绘上海的文学和文化地图,诱发对上海都市/社会/文化/人的未来想像和深度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迪昔辰光格上海 PDF格式下载



“迪昔辰光格上海”为上海方言,意思是“那个时候的上海”。陈子善先生在此书中从人文、文学的角度剖析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当中介绍了文人、文学作品、各界明星,人文环境。这些于我是陌生的,至少以前是陌生的。书中所描述的种种人文面貌、逸闻趣事,令我啧啧惊叹。书才读了一半,脑海里却早已有千百种想法。比之上世纪30年代,现在的上海又是如何呢?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其它林林种种,我们都应以认真慎重的态度来反思。《迪昔辰光格上海》并不单纯因“发思古之幽情”而作,它为我们开辟了一个窗口,了解过去,比照当今,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次想象与深思的机会。 《迪昔辰光格上海》以独特的角度和方式解读上世纪30年代上海这个大都市,言昔而意在今,颇有借古喻今的味道。一个国家的今昔需要反思,城市亦如此,人更应如此。


买回来 居然没封面 书店让人很是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