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桨声
2008-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汉俊
220
无
夜宿江南古镇同里,只听得自己的梦,在静谧的秋里,振了一夜的翅。朦胧中,远处似有桨声在响,悠扬如天籁。干脆早起,舍不得睡了。 依角望去,曙色如黛的古镇,像一面睡莲,静静地铺陈在烟波浩渺的湖面,千年一梦,香鼾如酿。古老的晓月千年的秋风,把尘世的一切都归零,归于同里一宿的静,一如隐居深山从不见凡间纤尘游丝的寺刹。但这种静不是失落了生机的寂寥,而是一种淡泊从容、处世无惊的定。 只有渐近的桨声,是这幅水墨佳作的画外音,千年不变……
一个民族的征帆——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公元1607年的背影——徐霞客科考出发四百年祭晋商天下玛雅悲歌千年的桨声——同里印象“母语冷”与“国学热”读书的境界这个冬天真暖——关于《朋友》的片断城市地铁我是一条溪流角笼坝之恋永远的丰碑——为大型党史人物专栏《永远的丰碑》而作劳动者之歌中国脚印故乡的花开
一个民族的征帆——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这个有如启明星般的名字,曾点燃15世纪的文明曙光,辉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为舵、意志作桨,扬起和平的风帆,历经28载,犁波耕澜数十万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05年7月11日,郑和这位10岁入宫为太监,跟随主子金戈铁马南征北战,为明成祖朱棣登基立下赫赫战功的宦官,雄姿英发,极目远眺。他的麾下,是200多艘战船载着27000多名壮士,在高樯重桅、旌旗猎猎的隆盛威仪中,郑和开始了七下西洋史诗般的航程。到1433年,他的船队远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出发87年之后,意大利人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于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被他误认为是亚洲岛屿的美洲新大陆;92年之后,葡萄牙人达·伽马于1497年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沿着郑和当年开辟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115年之后,葡萄牙人麦哲伦于1519年穿越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郑和以率先近一个世纪的脚步,领跑了世界航海运动。 拂却六百年烟云,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一页斑驳的历史,重新端视郑和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航海家,重新仰视中华民族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那一叶斑斓的风帆。 智慧之光 思想有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郑和每次远航,都是万人出征、百舸齐发。上百艘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水船编成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帆阵如云,旌旗蔽天,其规模之庞大、组织之严密、装备之精良、气势之旺盛,让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而后来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20条船。 ……
《千年的浆声》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写的随笔散文,书中许多文章写的是令他难忘的儿时生活和故乡亲人的音容笑鹏。刻骨的罹和浓郁的乡情,使文章散发奇光异彩,读来十分感人。作者还回忆了曾给过他无私帮助的朋友与同事,文字朴实,情感真挚。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