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

俞玉姿,李岩 编 俞玉姿、 李岩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俞玉姿、 李岩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

俞玉姿,李岩 编  

页数:

398  

前言

陈洪先生(1907-2002年)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翻译家与作曲家,中国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创立者之一。陈洪先生1907年生于广东海丰县。祖父是读书人。父亲是秀才,参加过辛亥革命,曾担任过县长等职。陈洪先生小学、中学皆在教会学校学习,学校有许多外国教师,皆用英文课本,所以在英文方面功力深厚。他叔父留美,几个堂兄留德、留法,受当时留法学音乐归国的堂兄陈宏的影响,1922-1923年在原籍跟堂兄学习音乐。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和音乐(1923-1925年),19251926年在上海学习法语,1926年考上法国巴黎那特安音乐学院,1927-1929年人法国南锡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巴什雷(Bachelet)、艾克(Heck),在巴黎师从奥别多菲尔(Oberdoeffer)等教授,学习作曲和小提琴(与马思聪同学)。1929年秋回国后,在广东戏剧研究所从事音乐研究与教学工作。1932年与马思聪合作成立广州音乐院,创立起初任副院长,负责校务工作,后任代理院长,全权负责。1937年8月,应萧友梅之邀请,在上海“八一三”事变前夕,陈洪先生毅然如约来到上海,任上海国立音专教务长、教授,此后还任上海新华制片厂音乐主任、上海中华电影公司音乐副主任。1946年8月任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管弦系主任,1947年11月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9年8月任国立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音乐组(不久独立为音乐系)主任,1950年9月兼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教授,1952198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成立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19832000年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名誉主任。2001年5月,陈洪先生荣获首届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陈洪先生一生专注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教授都是他的学生,如黄贻钧、钱仁康、章彦、陆仲任、陈传熙、高芝兰、李德伦、吴乐懿、段平泰、吴祖强、韩中杰、方应暄、陈自明、王子初等。陈洪先生集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与实践、翻译与作曲等于一身,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陈洪先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开创性贡献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新音乐思想青年时代的陈洪先生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陈洪先生正是领悟了这种时代精神来进行他音乐事业的思考和实践活动的。

内容概要

  为隆重纪念陈洪先生诞辰10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发起了对陈洪先生生前所作文论、音乐作品及著作进行整理和汇编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因为它不仅对陈洪先生本人一生所从事的音乐事业是一个极好的总结,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的积累与研究也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补充。 在开拓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伟大事业中,陈洪先生无疑是一位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从广州,到上海,再到南京,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站在了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可谓成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此次南京师范大学准备较全面地收集整理陈洪先生存世的文论、音乐作品及著作,我们大家从中能更加感受到他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所倾注的心血和取得的巨大成绩。

书籍目录

音乐思想武器艺术论艺术与技巧艺术与道德音乐与恋爱音乐革新运动的理论与实际——为广东戏剧研究所管弦乐队第七次音乐会作音乐革新运动的途径——为广东戏剧研究所管弦乐队第八次音乐会作假洋鬼子与中国新音乐新音乐运动与青年音乐家——陈洪君对中大附中歌咏团演讲辞一个错误观念的纠正西洋音乐浅释——在广东民众教育馆演讲国乐的定义新国乐的诞生关于中国新音乐的技术问题刍见略谈音乐运动广州市第一届音乐座谈会前言广州市第一届音乐座谈会宣言广州市第一届音乐座谈会纪录随笔:1.战时音乐2.好景象3.出马啊!4.我们不要大佬倌!随笔:1.演奏家2.第二部小提琴3.牛马颂随笔:1.音乐应有的转变2.音乐与集团生活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关于译名必也乎正名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广州音乐院第九次音乐会引言——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下午八时在长堤青年会开会第九次音乐会乐曲略释四年来的广州音乐院市府交响乐团与露天音乐会固定唱名法与移动唱名法的难易问题谈学习视唱让我们更多地关心中小学音乐教育上音校庆有感随笔——祝上音七十周年校庆给高师音乐系科同学的一封信改进和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努力把我校办成名副其实的师范大学愿业余音乐小学之花开遍全中国——介绍南京鼓楼区业余音乐小学歌曲、伴奏与和声——高师音乐系科教学改革的一点意见能否给孩子们一点自学音乐的时间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应面向中学——兼评徐雅琴的《钢琴实用教程》给校友詹天来同志的一封公开信音乐家及作品研究一、外国部分洛可可音乐贝多芬小传贝多芬作品介绍拾零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试论贝多芬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研究贝多芬交响曲的故事浪漫派文学与音乐《幻想交响曲》——名曲介绍之钢琴诗人——音乐天才肖邦的一生传奇与现实华格纳与乐剧玛勒和他的《尘世之歌》谈印象派音乐介绍《圣城》犹太人与乐坛二、中国部分梁红玉伤感萧友梅先生五年祭忆萧友梅先生与抗战初期的上海国立音专校庆声中忆萧故校长友梅我与萧友梅博士介绍马思聪作品演奏会忆马思聪发刊词、序言、编后记等《绕圈集》自序《广州音乐》发刊词《林钟》创刊号编后《曲式与乐曲》序《对位化和声学》自序《音乐杂志》创刊号发刊词祝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空前繁荣——艺术科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小提琴教学》前言《视唱练耳》前言《速成视唱教程》序《怎样写歌曲的钢琴伴奏》前言为《中小学音乐之友》题词钦佩与祝贺《黄自遗作集文论分册》序祝贺《音乐教育》创刊《基本乐理教程》序《钢琴实用教程》序《钢琴实用教程》再版序其他楚辞与音乐唐代的燕乐和绝句诗词与音乐留声机与唱片我爱名城南京写在少年儿童钢琴、小提琴比赛的前面祝寿会上的答谢词附录附录1 纪念、研究文章纪念陈洪先生缅怀陈洪教授在陈洪先生八十寿辰庆祝会上的贺信陈洪先生往事钩沉追念陈洪老师陈洪先生——我的恩师,我的引路人忆陈洪怀念陈洪先生——浅谈其音乐创作深深怀念陈洪先生陈洪编著《视唱教程》读后札记师恩难忘——纪念陈洪老师100周年诞辰执著的追求——为庆贺陈洪先生八十寿辰而作还历史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胸怀淡泊志高远晴秋晚枫红愈深——陈洪教授传略学者风范敬业爱生——纪念陈洪老师100周年诞辰朴实无华的学术风范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纪念陈洪先生百年诞辰忠实于客观忠实于音乐——纪念陈洪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要有与国立音专共存亡的决心——记抗战前期萧友梅的得力助手陈洪先生父亲陈洪在上海的岁月曾经压抑在父亲心中的两件事无价的遗产教师的楷模——纪念陈洪先生百年诞辰现代师范音乐教育的光辉旗手——陈洪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由“为师之道在于慈”所想到的——谨此献给陈洪先生百年诞辰之时师生情谊永存陈先生是我一生的楷模(附詹天来:给陈老的回信)纪念陈洪先生逝世五周年我的恩师——献给陈洪先生诞辰100周年与陈洪先生的琴缘一份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史料——陈洪《绕圈集》解读附录2 陈洪著述、音乐作品年表(初稿)附录3 复兴国乐我见编后记

章节摘录

音乐思想艺术与技巧艺术是否有用?如果无用,值不值我们去研究它?这是根本问题,我们今天暂且不讲。就连“今日之所谓艺术是不是真正的艺术?”也不讲,因为时机还没有到,现在姑承认艺术(今日之艺术)有相当的价值,站在这个立场来论艺术与技巧。艺术是个人的情绪,用合理的方法向外表现。这情绪是内容,即题材;向外表现的方法是外形,即技巧。艺术是什么呢?用算式写出来如下:题材+技巧一艺术观上式可知技巧是艺术之成分之一而不是艺术,艺术则包含题材与技巧;这是很容易明白的。然则,只有题材而乏技巧不成艺术,只有技巧而无题材自然亦不成艺术;这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没有技巧,艺术便没有外形,所以不为我们所看见、听见。没有题材,艺术便没有内容;但是如果技巧存在,即外形存在,依然能为我们看见、听见。就因为题材是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技巧是看得见听得见的东西,所以题材容易为人所忽略而技巧容易为人所推崇。学艺术的人,天天练习技巧,仿佛技巧即艺术!我从前有一个朋友,他是画家,专门画老虎下山,天天画一只老虎下山。但他起初很不满意,因为画不出老虎彳亍下山的姿态,一直画了五年,才能将这姿态很巧妙地表现出来,于是他欢喜,自以为艺术成功了,因为技巧成功了:简直技巧即艺术!我也读过许多艺术批评,批评家们也都不大理会题材,而特别注意技巧。批评文艺的第一,便谈修辞、语法;批评绘画的第一,便论色调、笔触。记得从前某君在上海某展览会里出过一张很有讽刺意味的肖像画,有一位批评家批评道:“这真是一幅好东西,你看,不特面孔完全是某君的神情,就是手中的纸烟也简直是燃着一般的。而且用深红色的背景衬出淡紫色的长袍,用色之和谐、新颖,可谓绝无仅有。”这是大批评家的话,次焉者的鉴赏家的标准更简单,他们遇到可以清楚地看出汽车、洋房、行人,或山、水、树、云的画,便齐声喝彩日,“很像!很像!真好!真好!”遇到画得模糊一点或色泽不大鲜明的,他们便同声叹道:“这不大像!不很好!”至于作品的内容,这不成问题,有技巧便够了,技巧已经是艺术,技巧就是艺术了!

后记

陈洪先生是20世纪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开基创业者之一。他集作曲、指挥、著文、翻译等于一身,一生从事专业及师范音乐教育,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的音乐家和无数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堪称一代宗师。为了隆重举办陈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07年3月委托我们两人编选《陈洪文存》,最初定在三个月内完成。当初我们考虑到自己的学养有限和时间紧迫,恐难以胜任;但是又想到陈洪先生虽在逝世的前一年(2001)以94岁高龄获得了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然由于历史及其他多种原因,他的学术成就并未被音乐界许多人所了解和认同,甚至还被人贬低,因此,我们认为承担此任务是十分必要的。陈洪先生在20世纪30-40年代时的音乐著述甚多,而目前能见到的极为有限。如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研室编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资料》(油印本),中国音乐学院张静蔚教授1989年编的《五·四以来音乐论文选集》(油印本)和2004年正式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搜索历史》(上海音乐出版社),都仅仅选编了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战时音乐》等随笔4篇。俞玉滋(姿)、张援编的《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原选有陈洪先生有关音乐教育的文论3篇、译文1篇,出版前夕又因故撤掉,至今留下遗憾。特别是近期出版的《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丛书之一:《中国近现代史卷》(汪毓和、胡天虹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其“文献摘要”和“文献选登”两项重要内容中,竟然没有陈洪的一篇文章。因此,看来编选《陈洪文存》客观上确实有社会的需要。这些史料的发掘、积累,不仅有助于后人对陈洪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历史评价,还原历史真相,而且也有助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建设,为“重写音乐史”这个大工程作点基础性的实际工作。我们是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专业人员,又是陈洪的学生和晚辈,编辑文选是义不容辞的工作,这也是对敬爱的陈洪先生最好的纪念。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搜集到陈洪的音乐专著6部(不包括后来找到的《绕圈集》1部);译著6部(其中2部是合译稿);音乐作品共24首,其中歌曲1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4首;各类文论119篇,译文14篇,除个别篇章外,均选自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这次搜集的文章,有些为首次发现的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有的选题、论述属国内音乐界首创,如《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关于中国新音乐的技术问题刍见》、《楚辞与音乐》、《介绍马思聪作品音乐会》等。陈洪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冲锋号》等抗日救亡歌曲,1937年“七七”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发表的一系列论述“战时音乐”如何发展、音乐家在抗战时期应有的态度等文章,充分表明先生是一个为抗战呐喊、充满激情,走在时代前面的爱国音乐家,一位富有崇高信念、博学多才的学者,及为中国“新音乐”而努力奋斗并终其一生的实践者。这些文章和后来发现的专著《绕圈集》就像考古界的出土文物一样,令人惊喜。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