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维护社会稳定理论与实践研究

钟俊生,赵洪伟 著 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钟俊生,赵洪伟 著  

页数:

376  

内容概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0年9月29日上午,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了第二十三次集体研究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并作了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2月27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同年6月19日,经过修改和补充而成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稳定的前提。社会和谐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目标。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多种利益冲突,其中大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引发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一、社会稳定的概念二、社会稳定的特征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与社会稳定一、公共危机的概念与特征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三、公共危机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四、公共危机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第三节 公共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维护社会稳定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与维护社会稳定三、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维护社会稳定第二章 社会稳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危机发生理论一、社会转型理论二、社会冲突理论三、社会结构理论四、社会心理理论第二节 危机管理理论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二、政府职能理论三、治理理论第三节 危机发生理论与危机管理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应用一、危机发生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应用二、危机管理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应用第三章 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与启示第一节 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与特点一、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概述二、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特点第二节 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一、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借鉴二、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第三节 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缺陷和启示一、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缺陷二、国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启示第四章 当前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现状第一节 当前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概况一、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所取得的成就二、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二节 经济发展层面的现状分析第三节 政治发展层面的现状分析一、我国政治发展研究的现状二、我国政治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文化发展层面的现状分析第五节 社会发展层面的现状分析一、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曲折认识过程……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社会稳定第六章 当前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分析第七章 当前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对策第八章 当前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文化建设通过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社会稳定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支撑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的两大支柱。科学精神客观公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品格,它能使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中获得理性的自觉,在灵魂深处与违反科学、违反理性的因素作斗争,使人们在行动上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敢于坚持真理,摒弃危言耸听的蛊惑和单凭激情的喧嚣,不做情势和情绪的俘虏。很难想象一个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会被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俘虏。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如.“人文化成”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的辨证精神,“究天人之际”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发展精神等。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建立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两大支撑点的完整的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促进社会稳定,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3.文化建设通过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社会稳定  马克思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就是说,人的一切活动,都只能在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关系以及政治、思想关系中进行。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维护社会稳定理论与实践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