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有效研修

陈大伟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大伟  

页数:

165  

前言

  我国民族、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修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研修资源贫乏、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W,IEt,综合素质较为薄弱;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用最经济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到最适用、最有效的东西;迅速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以学校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教材。同时,它也是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与实施指南。  一、教材的重点和特色  1.教材编写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突出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强调教材内容与教师所要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对应性,尤为重视研修方法的指导。  2.教材编写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上。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互动共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因此,教材按照“一条主线、五大模块、若干个问题”的思路来编写:“一条主线,,是指以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五大模块”是指创建有效学校,培养有效教师,探索有效教学,提高有效技能,实现有效研修;“若干个问题”是指教师在学校中、在专业发展中、在教学中、在研修中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内容概要

  校本研修是一种新事物,如何认识校本研修?如何组织校本研修?如何考核管理校本研修?如何提高研修效益?……这些问题,对于广大培训工作者、教研工作者、中小学校长是问题,对于我们同样是问题,因为是问题,所以需要研究,需要解决。在面向问题的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达则兼济天下”,应实践和实践工作者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研修》教材。  “是什么”是了解和认识“研修”的问题,“为什么”是理解和接受“研修”的问题,“怎么做”是“研修”实践和操作的问题。《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研修》力图在实现“有效”的目标下对“研修”三方面的问题都有所问答。但针对实践者的实际和需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研修》又把重点放在“怎么做”的回答上,致力把它开发成学校组织有效研修的工具,为组织者、培训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书籍目录

单元一 什么是有效研修第一节 有效研修的背景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二、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三、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挑战四、对现有培训与教研的反思第二节 有效研修的内涵一、有效的含义二、研修的理念三、有效研修分析第三节 有效研修的前提一、遵循规律二、以师为本三、系统设计四、制度保障单元二 有效研修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 有效研修的组织要素一、背景二、需要三、目标四、组织和方法五、资源六、评价第二节 有效研修的有效推进一、有效研修的发展阶段与管理重点二、有效研修的分层管理三、有效研修的区域特色第三节 有效研修的管理工作一、明确研修目标二、开发研修资源三、组建研修团队四、组织研修活动第四节 有效研修的管理制度一、研修制度建设目标二、研修制度的形成与管理三、研修制度的内容第五节 有效研修的组织结构一、校本研修的领导者二、校本研修的专家咨询小组三、校本研修的执行组织四、教师的自我管理单元三 有效研修的设计第一节 有效研修设计的理论基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三、教学设计系统观第二节 有效研修的内容一、加强师德修养二、树立教育新理念三、推进新课程改革四、提高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第三节 有效研修的方案一、方案设计原则二、方案制订办法三、个人研修计划单元四 有效研修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 实践反思一、开展反思性教学二、组织教育叙事三、改进实践行动四、修炼教学新技能第二节 同伴互助一、建设互助的机制和环境二、组织观课议课三、进行案例研修四、组建教师工作坊五、组织师徒结对六、开展区域合作第三节 专业引领一、开展读书活动二、听取专家报告三、进行临床诊断和指导第四节 网络研修一、组织教师网络阅读二、开展网络教研三、撰写网络日志单元五 有效研修的评价第一节 发展性评价理念一、什么是发展性评价二、有效研修中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第二节 有效研修的评价对象和方法一、对校本研修学校的评估二、对研修活动的评价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四、教师的自我评价资源搜索路径

章节摘录

  二、以师为本  (一)相信教师  作为研修活动组织者应该坚信,中小学教师在今天的环境下是愿意学习的,因此对于教师参与研修的种种不如意表现,不能一味责备中小学教师,而是从研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找原因、思改进。坚信中小学教师愿意学习,有向上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组织者的努力才有希望、有价值,工作才可能有目标、有动力,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和加以改进。  (二)理解教师  必须承认,教师参与研修活动有很多实际的困难,比如:  1.必须承认,当改革要求人们放弃那些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习以为常的东西时,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是一种痛苦的经历,教师也不例外。这些特点可能使教师拒斥改革,拒绝让同伴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2.我国班级规模普遍比较大,升学压力过大,出于完成课程与教学任务、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般排得很满,很难为教师提供研修时间。常规工作负担重、压力大、时间有限,是教师参与研修活动非常现实的困难。  3.信息闭塞,发展意识不强。一方面,由于教师很少与外界交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较少,这导致了教师知识上的局限和观念上的“守旧”,观念上的“守旧”又进一步限制了他们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缺乏发展意识是中小学教师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即使参加培训和教研,教师的研修主体观念也很淡薄,参与意识和反思批判精神明显缺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有效研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