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论稿
2007-2
中南大学
张功耀
245
这个集子所收录的文章,是我此前还没有发表过的东西。之所以没有发表,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要么太长,我不甘心压缩;要么太短,不符合我国读者心目中“论文”的样式。把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论文收集起来,就成了这个集子。 这个集子共收集12篇论文,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学术主题。 第一部分讨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史问题。1986年,我在浙江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当时,我想仿照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 K.Merton)写作(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方式,写作一本。可惜,那是一个可以让一个博士去完成的题目。当时,我作为硕士研究生,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能力来做那样的工作。在征求了导师的意见后,我把题目范围缩小到“宋代的科学技术及其与产业的关系”。初稿寄给许良英先生看后,许先生给我来信说,产业特指工业革命以后的近代工业,不包括农业和手工业,建议我把“产业”改为“生产”。这就是现在读者在本书中看到的《宋代的科学技术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这篇文章的答辩评阅人分别是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的席泽宗和浙江大学数学史教授吴迪光。我当时曾向席先生许诺,研究生毕业后一心一意致力于中国的科学社会史研究。
《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论稿》所收录的文章,是我此前还没有发表过的东西。之所以没有发表,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要么太长,我不甘心压缩;要么太短,不符合我国读者心目中“论文”的样式。把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论文收集起来,就成了这个集子。
张功耀,1956年11月10日生,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1978年3月考入湖南大学政治理论专业(自然辩证法专门化),1981年底毕业。1986年考入浙江大学,主攻科学技术哲学、1988年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教授,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带头人。代表作有《从现象到知识客体》(《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的历史》(《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怀疑的化学家)怀疑什么》(《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告别中医中药》(《医学与哲学》,2006年)。独立出版的著作和主编的教材有《相对论革命》(1999年)、《科学技术哲学教程》(2001年)、《物理趣话》(2002年),《科学技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2003年)、“世界思想文化经典精读丛书·科学卷》(2004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2005年)。
宋代的科学技术及其与生产的关系第一章 引论第二章 宋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第一节 宋代科学技术成就总述第二节 宋代科学技术与西方主要科学技术成就的比较第三节 宋代科学技术的特点第三章 宋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第一节 对一种流行观点的述评第二节 第一个类例:兵器技术与兵器制造业第三节 第二个类例:活字印刷与印刷业第四节 第三个类例:农业与农业技术第五节 第四个类例:自然科学与生产第四章 几个值得讨论的理论问题一、宋代的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与生产形成令人满意的循环二、“靖康之变”在科学史上的意义三、宋代的科学技术对此前科学技术成就的继承与综合四、宋代的科学技术进步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引起产业革命结论后记一附录一 《宋代政区及主要产业分布略图》及附释附录二 唐、宋时期主要金属矿产收入量表附录三 宋代兵器名录附录四 表2-2中C项文献目录索引“鬼文化”漫谈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鬼”二、鬼概念起源于原始思维三、中国的宗教与鬼神崇拜植物杂交育种技术简史人类反饥饿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一、为驱散黑暗点上一盏灯二、从杰斯罗·塔尔到袁隆平三、杂交水稻史上的“三大发现”四、在失败中崛起的辉煌五、人类反饥饿的新起点:“金米”与“超级稻”“大跃进思维”的起源一、从中国的落后说起二、中国人对待落后的不同态度三、中国产生“大跃进”的国际国内背景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的大跃进树立了榜样因果模式论一、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判定准则二、条件因果模式三、循环因果模式四、函数相关因果模式五、生态因果模式六、网络因果模式七、系统因果模式八、量子力学因果模式九、双盲法:判断因果关系的最新方法关于测量的哲学思考一、测量的认识论意义二、测量如何才能成为认识的经验基础三、测量的哲学疑难:不可测量性问题自然观的新视野:暗物质世界一、暗物质的存在证据二、宇宙中有多少“暗物质”三、暗物质的“身份”问题信仰主义真理观批判一、引言:要战胜迷信必先战胜信仰主义真理观二、信仰主义与怀疑主义的对立三、经验主义对信仰主义真理观的挑战四、信仰主义真理观的理论困境五、信仰主义真理观的现实危害且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一、复杂性科学产生的事实背景二、复杂性系统的一般特征三、对当前我国流行的复杂性概念的几点辨析四、认识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五、复杂性与认识目的六、复杂性是有序与混沌的边缘科学的基本特征一、关于“科学”概念的语源学考查二、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概念具有经验的可理解性三、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二:科学具有可靠的经验基础四、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三:科学具有公理性和一致性逻辑基础五、科学的基本特征之四:科学具有严格的可检验性六、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五:科学具有简单性七、科学的基本特征之六:科学具有独立的语言特征八、与“科学”对立的几个概念创造性毁灭原理一、创造性毁灭原理的理论渊源及其表述二、创造性毁灭原理在中国的若干表现三、由创造性毁灭原理决定的竞争格局四、要么创新,要么被毁灭,没有调和的余地
它对于我们完整地理解“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开拓科学技术社会史的断代研究领域,是有重要意义的。 尽管我的选题不揣冒昧地闯人了一个拓荒领域,但它仍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宋以后,元、明、清三朝的学者承袭古代修史遗风,整理出版了不少宋代史料,其中重要的有《宋史》、《宋会要辑稿》、《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续资治通鉴》等。此外,还出版了大量的宋人笔记和专著。这些为后人研究宋史做了史料准备。清末民初开始,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由单纯的整理和史料考证转向了专题研究。于是有了经济史、政治史、中西交通史和科技史论著的出现。其文献之浩繁,可谓汗牛充栋。现拣其要者,略述于次。 20世纪以来,人们对宋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了许多分门别类的研究,如陈遵妫、席泽宗、陈久金之对于天文学,刘仙洲之对于机械工具,胡道静之对于《梦溪笔谈》,张子高、袁翰青、赵匡华之对于化学,王锦光之对于物理学,陈邦贤之对于医学,钱宝琮、李俨、严敦杰之对于数学,夏湘容之对于矿冶工程,王庸、曹婉如之对于地理学,悉是犟辇名世者。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另一方面,学术界还出版了一些通史性质的中国科技史专著、年表和论文,如《中国科学技术史》(英国,Joseph Needham),《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上海,1975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杜石然等,1982年),《10-13世纪中国科学的主要成就》(洪焕椿,1959年),《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薮内清,1967年),等等。可惜,不少著作或年表,有的受当时科技史研究水平所限,如今已嫌陈旧。有的则因编撰者疏误,所述不全或不正确。
为追求真理所付出的代价总是要比不担风险地占有真理高昂得多。 ——莱辛(G.E .Lessing) 科学是为科学而存在的,就像艺术是为艺术而存在的一样,它既不从事自我表白,也不从事荒谬的证明。 ——爱因斯坦(A .Ei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