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编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编  

页数:

525  

字数:

862000  

前言

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着力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回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深刻认识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一时期,我国正处在探索改革开放目标模式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以放权让利为重点,通过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济责任制,滚动发展,迅速壮大。同时,民营企业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十分重视发展有色金属工业。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从此,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中国有色总公司制定了“优先发展铝,积极发展铅锌,有条件的发展铜,有选择地发展其他有色金属”的发展方针,并加快建设了一批大型在建和技改项目。这一时期,有色金属工业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产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99.6万t,增加到1992年的299.2万t,年均递增8.17%;产品销售收入由1978年的84。3亿元到1992年的456.3亿元,年均递增12.82%;实现利润由1978年的12.2亿元到1992年的20.2亿元,年均增长3.67%。第二阶段(1992-2002),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这一时期,我国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是国有企业最艰难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电力、纺织等领域的有关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有色金属行业。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经历了三年脱困阶段。从1996年至1998年,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国家及时采取了债转股、资源枯竭矿山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沉重负担,深化国企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快速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逐步到强的转变。过去的3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进出口贸易平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充分总结30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编写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一书。全书共分综合篇、行业篇、地区篇和企业篇,并节录了部分能充分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数据资料。

书籍目录

综合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年取得辉煌业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 有色地质改革开放辉煌30年 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和质量工作的发展 有色金属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关闭破产行业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铜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铝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铅锌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镁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镍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钨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钼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锡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钽铌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钛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白银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硅材料工业的发展地区篇 改革开放30年,山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江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四川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贵州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重庆市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企业篇 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金川公司集团有限公司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信发集团 南山集团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大学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海亮集团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 中州铝厂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抚顺铝业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 ……历史资料篇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5 科技进步硕果累累湖南省有色金属综合科研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中南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色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等教学科研院所落户在湖南。拥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名“两院”院士。近30年来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508项,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仅2005-2007年期间,国家、省部级奖励统计:“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等14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深部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综合技术”等19项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9项成果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有色金属研究院承担的《低成本高性能锂离电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镍钴氧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和省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承担的《激光晶体级高纯稀土氧化物分离工艺》均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地勘局地质研究院承担的湖南醴陵市团山背矿区金(铜)普查项目荣获全国中型储量规模二等奖。长沙矿山研究院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系列及其勘探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院承担的柿竹园“群空区条件下连续采矿和地压监控技术研究”项目,在2007年9月24日成功实施了被誉为“世界井下中深孔控制爆破第一爆”,使湖南省的井下中深孔控制爆破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全省有色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获“中国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企业”,闪星牌精锑、三氧化二锑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锑白生产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6循环经济发展提速近几年,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发展迅速、极具发展潜力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和再生有色金属园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有:2005年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的株洲冶炼集团,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汨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园、永兴“中国银都”、衡东大浦工业园、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益阳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株冶集团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金属元素综合回收率达75.6%,铅锌产量和综合回收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其他5个循环经济和再生有色金属园区共有企业200多家,2007年生产铜、铝30余万t,钨、锑10余万t,白银及稀有稀贵金属4000余t,创主营业务收入200多亿元,利润及税金15亿元。


编辑推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30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