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管好自己的血压

黄全跃,罗小岚 主编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全跃,罗小岚 主编  

页数:

175  

前言

  由于我国近来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动物食品增加以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与心理素质因素使高血压的发病率每年逐步新增300多万人,由高血压和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现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高血压是可以防范和治疗的。但在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存在三大难点:  第一,高血压发病率很高,而高血压的知晓率却很低,高血压得到很平稳持久的控制率很低,治疗的效率很难提高。这是因为缺乏体检或是因无症状没有及时发现高血压。也有些人因发现了高血压,但采用很随便的服药方法,缺乏长时间观测血压变化,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怕麻烦,喜欢模仿熟人或别人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不管自身个体的特殊性,这类患者往往等到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后才重视。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必须由政府、医生、媒体和大众共同协作努力。

内容概要

什么是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中国人群高血压现状怎么样?血压测量的体位有几种?各种体位测得的血压值有差异吗?肢体左、右两侧的血压有差异吗?血压计放置的高度对血压有影响吗?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对血压有影响吗?手腕式的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汞柱式血压计有什么差别?如何使用水银汞柱式血压计听诊测量血压?为什么有时医生会测量下肢的血压?下肢的血压为什么比上肢要高?……阅读本书,学习血压的基础理论,高血压的临床知识、治疗以及患者的自我保健。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血压的基础理论 1.什么是血压?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3.中国人群高血压现状怎么样? 4.血压测量的体位有几种?各种体位测得的血压值有差异吗? 5.肢体左、右两侧的血压有差异吗? 6.血压计放置的高度对血压有影响吗? 7.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对血压有影响吗? 8.手腕式的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汞柱式血压计有什么差别? 9.如何使用水银汞柱式血压计听诊测量血压? 10.为什么有时医生会测量下肢的血压? 11.下肢的血压为什么比上肢要高? 12.下肢血压如果比上肢低的话有什么意义吗? 13.血压的变化有昼夜规律吗? 14.为什么夏天的血压比冬天低? 15.为什么医院测定的血压总比家里的自测血压要高? 16.有时医生为什么会推荐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 17.高血压有遗传吗? 18.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 19.为什么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高? 20.瘦人为什么也患高血压? 21.为什么我国北方比南方患高血压的比例要高? 22.为什么过度饮酒可以引起高血压? 23.为什么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可以引起高血压? 24.为什么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青、中年人? 25.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26.女性更年期为什么容易出现高血压状态? 27.妊娠期间血压高和慢性高血压病有什么关系? 28.高血压对胎儿有什么影响?第二篇 高血压的临床知识 29.高血压分为哪几大类? 30.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1.高血压容易危害哪些器官? 32.高血压的一般临床表现有哪些? 33.高血压与呼吸困难有什么关系? 34.高血压与心律不齐有关系吗? 35.高血压与心绞痛有什么关系? 36.高血压与心肌梗死有关吗? 37.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脑出血? 38.脑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吗? 39.高血压与蛋白尿有什么关系?与尿毒症又有什么关系? 40.高血压与下肢跛行有关吗? 41.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42.高血压与高血脂有关系吗? 43.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关系吗? 44.高血压与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有关吗? 45.高血压与睡眠中的严重打鼾有关系吗? 46.高血压与眼底出血或眼球结膜下及鼻腔内出血有关系吗? 47.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还要抽血化验血脂、血糖和其他生化项目?第三篇 高血压的治疗 48.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49.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提倡低盐饮食? 50.每天运动能降低血压吗? 51.每天早晨喝凉开水就能降低血压吗? 52.每天吃食醋泡的食物能治疗高血压吗? 53.某些所谓有降压作用的蔬菜究竟对血压的影响有多大? ……第四篇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

章节摘录

  (2)测量时,首先把血压计放在床旁或桌子上,使血压计的“O”点与受试者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上。宜让受试者坐在安静的房间里,测量血压前需嘱受试者静坐放松,以排除体力活动及精神紧张对血压的影响,5分钟后再开始测量。被测者应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然后把血压计的袖带缠在受试者的上臂部,袖带的下缘要距肘窝2~3厘米,袖带缠绕不能太紧或太松,并与心脏同一水平。  (3)听诊器的胸器件最好用膜型的。安放时既不能压得太重,也不能接触过松,更不能压在袖带底下进行测定。戴好听诊器后,用手在受试者的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这个时候就能听见动脉跳动的“咚、咚”声。  (4)测量收缩压:用橡皮球将空气打人袖带内,使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0~30毫米汞柱(2.6-4.0kPa)。随即松开橡皮球螺旋,连续缓慢放气,减低袖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编辑推荐

  寄语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降压达标是预防、减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的关键。选择适合自身最佳降压药物品种和剂量是治疗高血压的重点。改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是预防高血压的最好方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管好自己的血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