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

沈传亭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沈传亭  

页数:

24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代中国公务员群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政治社会化经历,形成的政治认同、政治观念,表现出的政治行为。社会转型期,经受各种社会化介质影响的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认同呈现多元并存趋向,他们对执政党、政府积极认同,对政治问题强烈关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公务员群体应具备公仆意识、民主法治精神,但在利益分化的现时代其公共精神有所缺失。在多元认同和欠缺公共精神的影响下,其政治行为出现偏轨。围绕职务升迁展开的政治活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偏正结构”、政治参与的利益取向均表明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责任与政治生态之间的矛盾。公务员群体政治文化形态既蕴含丰富积极向上的因子,也不乏破坏性的“潜物质”。鉴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生成必须在法治先行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建构“法治—参与型”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

沈传亮,男,1976年出生于山东莘县,2003年和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分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讲师,主要从事公务员群体与当代中国史研究,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数篇。参加国家级重大课题两项,北京市重点课题一项,参编《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学术著作三部。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一等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 三、研究框架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生态 一、当代中国政治生态概述 二、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地位 三、公务员群体的社会比较优势地位第二章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社会化 一、理论框架 二、考察公务员群体政治社会化经历的意义 三、公务员群体政治社会化的定量分析 四、选择公务员职业的影响因素 五、公务员群体政治社会化的三大规律 六、加强政治社会化建设第三章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认同 一、公务员群体党派认同:深切感情与理性判断并存 二、公务员群体政府认同:积极认可与迫切期待共生 三、公务员群体政策认同:多重心态交织 四、公务员群体对政治性社会问题的态度:强烈关注 五、公务员群体的职业角色认同 六、公务员群体政治心理的若干特征第四章 公务员群体的公共精神 一、公共精神阐析 二、公务员群体公共精神的应然 三、公务员群体公共精神的实然 四、公务员群体公共精神现状的因然第五章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行为 一、公务员围绕职务升迁展开的政治活动 二、公务员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政治行为 三、公务员群体的政治参与 四、公务员不可为之政治行为 五、公务员群体政治行为的逻辑第六章 建构“法治—参与型”新政治文化 一、公务员群体政治文化形态概览 二、建构“法治—参与型”新政治文化的措施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应该研究的问题后记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附录3

章节摘录

  三、公务员群体的社会比较优势地位  公务员群体处于社会比较优势地位的结论建立在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环境下公务员的职业地位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公务员群体能成为比较优势群体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公务员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基础在于公务员阶层不仅掌握政治资源,是国家和执政党意志的代言人,而且还可以运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及权力资源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而继续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下层公务员即办事员层次的人员随着上升流动、职务升迁也会慢慢走上领导岗位。即使不能做领导干部也会因为自己职业的特殊性来获取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具有比较优势地位。  公务员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历史文化基础在于,中国传统几千年绵延流长的“官本位”思想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中国封建时代民众具有的典型的“子民”心态在广大当代国人心中仍然存在,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的程度。新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计划经济制度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政府权力的集中性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发散,形成权力相互真正制约的局面。加上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善,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要靠“看得见的手”来主导发展,不可能短期内得到彻底改变,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慢慢消减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完善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公务员在当代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务员群体的政治文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