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黄玮,郭丹 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玮,郭丹 主编  

页数:

377  

内容概要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器官结构精细,功能独特,彼此相互沟通,疾病相互影响,且与整个机体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卫生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社会办学、成人教育迅猛发展。许多农村基层医院已建立了眼、耳鼻喉、口腔专科,城市普遍建立了社区医院,需要大批的全科医师和实用型人才,但目前能掌握眼、耳鼻喉、日腔疾病防治常规的医师相对缺乏,远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十多亿人口日益增的医疗需求。因此,加强医学有关眼、耳鼻喉、口腔专业的基础教育已成为目前医学专科教育的急切任务。为此,我们编写了本教材,供医学专科教学、成人教育和社会办学应用,也可作为基层临床医师工作中的参考书。
该教材共分三篇36章,比较详细的阐述了眼、耳鼻喉、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急重病的防治方法。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同时,又充实了近些年来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眼科学
 第一章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节 眼球
  一、眼球壁
  二、眼球内容物
  第二节 视路
  第三节 眼附属器
  第四节 眼部血管与神经
  一、血管
  二、神经
 第二章 眼科常用检查法
  第一节 视功能检查
  一、视力
  二、视野
  三、色觉
  四、光觉
  五、立体视觉
  六、视觉电生理
  第二节 眼部检查
  一、眼附属器检查
  二、眼球前段检查
  三、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四、检眼镜检查
  五、眼压测量
  六、眼底血管造影
   ……
第二篇 耳鼻咽喉科学
第三篇 口腔科学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眼底检查是眼科基本而且重要的检查方法。眼底检查须借助于检眼镜来完成,常用的检眼镜有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两种。(一)直接检眼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所见眼底为正像,放大约16倍,检查容易,通常可不散瞳进行检查,若需详细检查则应散大瞳孔。但所见范围小(视野仅17。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由于直接检眼镜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小瞳孔下就可使用,因而是临床最常使用的眼底检查方法。1.检查方法在暗室或避光处检查。被检者取坐位,检查右眼时,检查者右手持检眼镜,站在被检者的右侧,用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检查者左手持检眼镜,站在被检者的左侧,用左眼观察。检查者手持直接检眼镜时食指放在检眼镜的转盘上,以便拨动转盘,其余手指握住镜柄,检查者通过检眼镜的窥孔向被检眼注视,检查时可拨动转盘,以选择看清眼底的最清晰度数。(1)彻照法用于观察眼的屈光介质有无混浊。将检眼镜的转盘拨到+8~+10D,在距被检眼10-20cm处将检眼镜的光源照入瞳孔,可观察到瞳孔区橘红色反光。正常时,眼底的橘红色反光是均匀的,若屈光介质有混浊,则在均匀的橘红色反光中会出现黑影,此时嘱被检者转动眼球,如黑影的移动方向与眼球的移动方向一致,说明其混浊位于晶状体前方;如相反,则其混浊位于晶状体后方;如黑影不动则为晶状体混浊。(2)眼底检查将检眼镜的转盘拨到“0”,在距被检眼2cm处进行眼底检查:嘱被检者注视正前方,将检眼镜的光源经瞳孔偏颞侧约15。照入瞳孔,先检查视盘,观察视盘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界和杯盘比。然后沿血管走向检查视网膜周边部,观察视网膜血管的管径大小是否均匀一致、颜色、动静脉比例、形态,血管壁的反光情况,有无搏动及交叉压迫征。观察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色素增生或脱失,并描述其大小、形状、数量等。观察有无视网膜脱离或裂孔等。最后嘱被检者注视检眼镜灯光,以检查黄斑部,观察黄斑部有无渗出、水肿、瘢痕、色素沉着以及黄斑中心凹的光反射情况等。


编辑推荐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第2版)》是供医学专科层面临床、护理、口腔、影像等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