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研究

张立生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立生  

页数:

19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城市RBD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新的研究视角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城市RBD的判断指标体系、空问结构、中国城市RBD的发展、城市RBD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动因、驱动机制、模式与效应,并以开封御街为案例,系统地分析了将其培育为城市RBD的路径。 本书运用经济学、行为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是目前学术界该方面的首部研究专著,不仅可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还可以为城市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旅游学、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等专业研究生学习参考书,也可供区域开发规划、城市研究、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政策、市场策划、企业咨询等方面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张立生,男,1974年出生,汉族,河南信阳市人,经济学硕士,理学博士,现为河南财经学院旅游系讲师。近年来,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消费经济》、《地域研究与开发》、《经济经纬》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旅游规划10余项,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编著作5部。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本书研究构想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案例选取第2章 基础理论 2.1 地理学理论 2.1.1 企业聚集理论 2.1.2 区位论 2.2 经济学理论 2.2.1 供求理论 2.2.2 蛛网模型 2.3 心理学及行为学理论 2.3.1 Lewin行为模型 2.3.2 旅游决策研究 2.3.3 旅游距离知觉与交通知觉研究第3章 城市RBD的判断指标体系 3.1 相关概念 3.1.1 游憩 3.1.2 城市RBD 3.2 城市RBD的功能 3.2.1 已有研究 3.2.2 理论分析 3.2.3 实证分析 3.2.4 小结 3.3 城市RBD的特征 3.3.1 已有观点 3.3.2 本质特征 3.3.3 外在特征 3.3.4 小结 3.4 城市RBD的判断指标 3.4.1 指标体系的构成 3.4.2 规模指标 3.4.3 功能指标 3.4.4 特征指标 3.4.5 指标体系 3.5 中国部分城市商业区的判定 3.6 城市RBD与cBD等关系的讨论 3.6.1 城市RBD与CBD的关系 3.6.2 城市RBD与其他城市商业区之间的关系第4章 城市RBD的空间结构 4.1 案例及指标的选取 4.2 上海城隍庙商业区的案例研究 4.2.1 指标的选择及资料获取 4.2.2 空间结构分析 4.3 苏州观前街商业区的案例研究 4.3.1 指标的选择及资料获取 4.3.2 空间结构分析 4.4 城市RBD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4.4.1 假设条件 4.4.2 空间结构模型研究 4.4.3 空间结构的变化 4.5 理论推理第5章 中国城市RBD的发展 5.1 发展的基本状况 5.1.1 已形成的城市RBD 5.1.2 发展中的城市RBD 5.2 发展的宏观格局 5.2.1 集中于三大城市经济圈 5.2.2 集中于沿海区域 5.2.3 集中于经济和旅游发达城市 5.3 发展的阶段划分 5.3.1 孕育阶段 5.3.2 产生阶段 5.3.3 加速发展阶段 5.4 发展趋势展望第6章 城市RBD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6.1 发展的宏观背景 6.1.1 宏观经济发展背景 6.1.2 宏观游憩发展背景 6.1.3 城市发展背景 6.1.4 社会文化背景 6.1.5 其他社会背景 6.2 中观条件 6.2.1 城市旅游发展条件 6.2.2 城市社会文化条件 6.2.3 城市交通条件 6.2.4 城市政府支持条件 6.2.5 城市经济条件 6.2.6 其他城市条件 6.3 微观条件 6.3.1 微观区位条件 6.3.2 微观交通条件 6.3.3 周边居民支持条件 6.4 背景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6.5 区位条件选择 6.5.1 区位因子研究 6.5.2 基本原理与指标的选取 6.5.3 区位选择模型研究 6.5.4 理论推理 6.5.5 该区位理论的特征第7章 城市RBD的发展动因 7.1 已有理论 7.1.1 城市RBD发展的本质问题 7.1.2 已有观点 7.1.3 已有理论的解释 7.1.4 小结 7.2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分析 7.2.1 理论分析 7.2.2 实证研究:旅游者节约因素分析 7.2.3 小结 7.3 经济学动因:基于经济节约的分析 7.3.1 基本假定 7.3.2 无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分析 7.3.3 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分析 7.3.4 小结 7.4 行为学动因:基于时间节约的分析 7.4.1 基本假定 7.4.2 模型的构建 7.4.3 动态分析 7.4.4 “旅游人”假设的合理性分析 7.4.5 小结 7.5 两种分析视角之间的关系第8章 城市RBD发展的驱动机制 8.1 已有研究 8.2 驱动力系统 8.2.1 源动力 8.2.2 次生动力 8.2.3 环境条件 8.2.4 小结 8.3 驱动机制 8.3.1 驱动原理 8.3.2 驱动机制分析 8.4 阶段性 8.4.1 孕育阶段 8.4.2 形成阶段 8.4.3 成熟阶段 8.5 行为主体角色 8.5.1 旅游者 8.5.2 旅游企业 8.5.3 城市政府第9章 城市RBD的模式 9.1 根据发展的依托空间 9.1.1 大型的购物中心 9.1.2 特色购物步行街型 9.1.3 城市历史文化改造区型 9.1.4 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9.2 根据形成的基础 9.2.1 古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叠加模式 9.2.2 古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 9.2.3 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9.2.4 新城文化旅游区型、大型购物中心型 9.3 依据空间增长形态 9.3.1 叠加模式 9.3.2 伴生模式 9.3.3 增长极模式 9.3.4 点轴模式 9.4 依据原始诱发区位 9.4.1 景区(点)诱发型 9.4.2 商业设施诱发型 9.4.3 其他区位诱发型 9.4.4 综合因素区位诱发型第10章 城市RBD的培育 10.1 概况 10.1.1 开封市历史沿革 10.1.2 开封市社会经济概况 10.1.3 开封市旅游概况 10.1.4 御街发展概况 10.2 御街培育为城市RBD的条件 10.2.1 宏观条件分析 10.2.2 中观城市条件分析 10.2.3 微观区位条件分析 10.2.4 小结 10.3 培育的途径 10.3.1 空间的拓展与分化 10.3.2 功能的完善与强化 10.3.3 特色的培育与创新 10.3.4 与周边商业街的竞争与合作 10.3.5 与周边景区的竞争与合作 10.4 结语附 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源起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城市RBD(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译作游憩商业区或游憩商务区),在城市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逐渐引起了政府、企业、旅游业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StansfieldcA和RicketJE(1970)最早提出城市RBD的概念之后,学术界掀起了关注和研究热潮。在国内,自从保继刚(1995)将城市RBD的概念引入到我国之后,也逐渐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21世纪以来,学术界更是掀起了一阵有关城市RBD研究的热潮,在笔者收集到的国内数十篇有关城市RBD的研究文献中,绝大多数发表于21世纪。不仅如此,在国内的旅游城市中,特别是旅游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城市RBD的建设引起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目前,除了学术界认为已经基本建成城市RBD的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广州天河城、珠海九州城、深圳市华侨城(保继刚、楚义芳,1999)、中山市孙文西路步行街、北京市的王府井附近商业区、香港的中环、杭州市河坊街、苏州市观前街(陶伟、李丽梅,2003)、惠州市步行街和泉州市丰泽小区等地段之外,提出要建设或者已经规划建设RBD的城市相当广泛,这些城市有武汉(鄢慧丽、邓宏兵,2004)、济南(王娟,2004)、大连、重庆(熊伟、邵明翔,2004)、襄樊、烟台(殷守龙,2003)桂林(吴郭泉、程道品、吴忠军、高元衡,2004)、汕头、哈尔滨(郭春燕,2004)、厦门、成都、邛崃、南宁、福州、无锡、佛山、温州、西安、常州、宁波、威海、昆山、郑州、漯河、扬州、赣州、上饶、高雄、宜昌和郴州等几十个城市。


编辑推荐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研究》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研究 PDF格式下载



了解rbd的一般参考书


国内关于rbd的书籍太少了,作为扫盲,买了一本,印刷很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