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调查报告-1

刘永佶 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刘永佶  

页数:

560  

前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科学研究是将收集来的材料经理性思维,概括出其中的分类、要素、本质、规律,以概念及其体系进行规定和论证,由此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看,研究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适当的思维方式,二是详细的材料。也就是“巧”和“米”。  思维,是人大脑特有的活动方式。思维是个体的,在有意志、有目的的思维活动中,个人都有其特点;思维又是总体的,是个体人在相互的交流、阅读、论争、思考的过程中,横向和纵向联结的思维之网中进行的,每个人都是这总体思维之网上的一个环、一个节。能否具备适当的思维方法,不仅在于大脑的生理健康,更在于将自己的思维有机地纳入总体思维之网,并按总体思维的一般规律来运作。为此,还要认清作为总体思维根据的人类发展的矛盾及其趋势,将自己的意志统一于人类发展大趋势。  材料,是思维对象的体现,是认识的主体以其感性对事物的认知。收集材料,是研究的首要和基本环节,只有材料的充分,才有对事物的全面、深入了解,思维才有可“炊”之“米”。作为研究对象的事物是不断演化的,对其材料的收集,也是动态的。

内容概要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调查报告1》2006年7-8月,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九八五工程”建设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140余人的庞大队伍,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展开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调查。本卷辑录的是这次调查的部分成果,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各创新团队的学术骨干、外聘专家和青年教师骨干撰写的调查报告。按照主题的不同分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农村建设四个部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战略呼伦贝尔部分旗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考察报告甘肃省临夏州民族经济发展调研总结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经济发展轨迹及趋势新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考察报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竞争力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模式之弊端防城港市发展与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关联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地区调研报告呼伦贝尔口岸发展调研报告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轨迹与趋势第二部分 产业结构产业的价值内涵与结构调整的合意标准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与牧民收入问题研究呼伦贝尔的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与政策导向呼伦贝尔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红河农业经济发展改革林业税费制度:根河的启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优势矿产业的开发与利用西部能矿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与生态补偿第三部分 市场经济体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调查报告关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工业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知识经济时代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专利及呼伦贝尔市专利情况调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四部分 新农村建设迪庆藏族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宁夏平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金融体系重构的实证分析民族地区农村民间融资问题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民增收的困境与对策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广西东兴市主导产业发展广西河池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分析京族经济发展变迁及其启示附录关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宝山镇经济发展致镇委田源山书记的一封信后记

章节摘录

  二、东乡族自治县民族经济发展情况  本次调研的另一重点是东乡民族的发展,探索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民族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前一议题不同,这里更侧重从民族的视角进行分析。为了对东乡族历史及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在兰州对甘肃省统战部马虎成(东乡族)副部长进行了访谈,马部长从东乡族的历史、现状、民族性格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并热情回答了调研组的问题。在临夏拜访了原州志办主任,《临夏州志》和《东乡县州志》的副主编马志勇(东乡族)老师,马老师学识渊博,对临夏、东乡的历史非常熟悉,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受益匪浅。到东乡族自治县以后,分别与县人大、教育局、扶贫办、统计局、移民办、劳务办等部门座谈,还对东乡县沿岭乡毛架子村进行了人户问卷调查。同时专门拜访了宗教界知名人士、县人大代表马明善老人,老人精神矍铄,关心民族的发展,热心公益事业,热情回答了调研组成员的问题。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从族源看,是以13世纪20年代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撒马尔罕等地东迁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色目人为主体,融合当地部分汉、蒙古、藏等民族,逐渐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东乡族人口为511372人,约有45万居住在甘肃省,其他主要分布在新疆(55841人)、青海(2498人)、宁夏(2168人)等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总人口中,东乡族占84.14%,汉族占11.57%,回族占4.25 9/6,其他少数民族占0.04%。东乡县历史上隶属河州管辖,1950年10月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定贫困县,生存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经济结构单一。  1.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结构单一,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东乡族自治县辖19个乡、5个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2005年底,全县总户数5.01万户,总人口27.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4万人,占总人口的96.4%。在总人口中,东乡族占84.14%,汉族占11.57%,回族占4.25%,其他少数民族占0.04%。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8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调查报告-1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