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

丁宏 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丁宏  

页数:

20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当她在19世纪中叶初创于欧洲时,研究目标针对的是所谓“欧洲文明民族”之外的一切“原始的他族”。研究者们大多不辞辛苦地奔赴遥远而陌生的地区,对当地民族及其“社会生活的样法”观察体验,分析特点,比较异同,探寻规律,并相继构建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认识、解读和评价这些人类各民族纷繁文化现象的普适性理论。当然,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他们所创理论的科学属性毋庸置疑。但是,欧洲文明至上的观念和部分学者以其理论为本国殖民政策服务的事实,也成了时代留在这门学科上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世界性崩溃,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研究目标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例如,由于殖民地人民纷纷独立,民族学传统的对“原始”他族的研究已难以为继,且受到激烈的批判。于是,“原始的他”与“现代的我”之界限在研究者的观念中逐渐淡化,人们对族体文化的研究方式,由群体转向强调个人经验、人的意识和主观分析;由以往局外观察的“他观”转为强调参与其中的“自观”;对文化价值的判断更强调平等性和相对性;对文化研究的目的,由寻求特点、规律转为对象征性、符号性等意义的探讨和解释等。同时,与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书籍目录

引子20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2007年3月24日 星期六 2007年3月29日、4月24日、5月3日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2007年7月l0日 星期二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今天伊高力紧急组织会议,通知说由于白海7月初风大浪高,考察时间改为6月18日一7月30日。临时改变计划,这让我对于前去考察开始动摇。4月份就已经为丈夫办好了来俄探亲的邀请,如今签证也下来了,并预订了往返机票,时间是6月14日一7月4日。这个时间也是根据我去考察的日子确定的,我也不想因为计划的变动让他改变甚至取消来俄的计划。我们已经无数次在电话中谈到要在夏至一起在圣彼得堡看“白夜”景色,观赏那向往已久的涅瓦河上的“开桥”壮观。我收集了许多相关图片资料,并在网上聊天时发给他。他已经准备很久了,我也期盼很久了。我不能让彼此失望!我去找了导师,与他谈了这件事。他说你可按自己的意愿办。考察就一次,丈夫可是一辈子的事。其实我并没有弄懂导师的意思。是为一辈子可以不在乎一时呢,还是一辈子比一时重要?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于事业与生活关系问题上的选择是将生活放在第一位的,其实这个关系并不矛盾。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一个人完全属于家庭或完全属于事业都会感受到生活的单调,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不会失掉自我,也不会被“事业”左右。

后记

这本考察笔记——也许称为“随笔”更为确切——完成了。按照“套路”,要感谢对这项工作付出过劳动和感情的所有人。说什么呢?也许是要提到的人太多,反而不知说什么了。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父母健康,仍有能力爱我;我工作的单位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很温暖;我的丈夫从来不吝惜用心力支撑我;还有朋友——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我的人生道路从此多了几许关怀,几许温暖,我的心也由此溢满了热忱和感恩。感谢白振声教授为本书作序。白老师(我还是更愿意用这个称呼)目前担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我是他的助手。白老师是一位甘心幕后的长者,在工作中为我提供了各种锻炼的机会。感谢圣彼得堡大学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北极考察的机会。这是一次人生历练,是一段悄然印在我生命中的珍贵片断。如果没有白海的滞留与期待,我不会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感谢涅涅茨人——他们生活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简单的、自然的,不求富贵,只求平安,人的平安和鹿群的平安。因为有了他们,冻土带变得温暖。我虽然只与他们生活了数日,但他们的真诚、厚道深深感染了我,感动了我。他们会大声讲话,开怀大笑——我们当然也会,只是会担心别打乱了周围的“秩序”,但他们不用有任何担心。冻土带是辽阔的,在其中生活的人的心胸也是辽阔的。


编辑推荐

《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