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

孙东方 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孙东方  

页数:

216  

内容概要

  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地域性与整体性、多样性与共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才能对世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建设性开发,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达斡尔族文化源流与变迁、前现代时期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分析等内容。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第一章 达斡尔族文化源流与变迁 一、达斡尔族的起源与形成 二、达斡尔族早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达斡尔族早期教育概述 四、清朝以后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第二章 前现代时期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 一、清朝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二、清朝达斡尔族的语言变迁 三、清朝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母体——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清朝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与成就第三章 现代意义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1):民国时期 一、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二、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学校教育发展概述 ……第四章 现代意义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2):新中国时期第五章 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分析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附录一: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类型附录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双语教育调查问卷·附录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双语教育调查问卷·

章节摘录

  后来,他们又去奉天直接面见张学良将军,提出发展民族教育之事。得到张学良的承诺之后,在齐齐哈尔成立蒙旗教育委员会。1930年5月至6月,以郭文兴为首的6名达斡尔族人士参加南京召开的蒙古问题会议。会议通过了经修改的、由郭文兴提议的《待遇布特哈学生办法》议案,从此在法律上达斡尔子弟与蒙旗子弟享有一体待遇,享有公立学校的受教育权利。  其次,许多开明的达斡尔人士为举办民族学校教育慷慨解囊,筹办学校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正常上学。海拉尔的荣禄在1917年末就捐献一笔资金,腾出一部分房舍,支持其子郭道甫创办呼伦贝尔私立小学。1919年,他又捐出现大洋一千元和几头牛作为教育基金,帮助郭道甫等人创办莫和尔图小学。1933年,他又捐献一笔资金帮助索伦旗南屯小学建校舍,购置教学用具,保证了该校正常的教学进程。齐齐哈屯的杜文林,为了兴建学校献出了自家的两间正房、两间厢房,作为学校的教室和教师宿舍,从而使这个学校成为当时达斡尔族地区有名的公立小学——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附属第三部小学。此外,巴金保、金耀洲等人都为发展民族教育出资出力。没有这些开明人士的资助,就很难有民国初年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的局面。  再次,许多达斡尔族开明人士、优秀知识分子资助选送优秀的达斡尔子弟到外地去深造或出国留学,为造就较高层次的优秀民族人才做着不懈的努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