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2010-10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冯秀军.
468
《行走的课堂:公益·公德卷》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生硬的内容生动化。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并做了很深入的理论探讨。这是对高校改治理论课的新探索,适用范围很宽泛。
1.同一个明天--关于智障儿童的调研报告2.今天你"限塑"了吗?--关于"限塑令"实施情况的公益调查3.公民环保意识调查--暨"绿色沙河盎然中财"主题宣传4.社会公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5.温暖与感恩6.校园欺诈事件调查9.保护长城情系自然8.我们的昌平--为方便同学购物实地调查绘制昌平城区地图9.手中的温暖在风雪中传递--慰问参加我校沙河新校区建设的农民工10.向老年人传递我们的关爱--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及敬老、助老实践11.平凡劳动方显爱国真情12.中财放大镜--透视沙河校区公德现象13.从公交看社会公德14.对大学生贴条占座现象的调查与分析15.社会公德调查:从排队看大学生素质16.保护环境,健康生活17.关于昌平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现存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8.公益进行时:用书籍承载爱19.关于和谐社会下的网络公德调查20.走近他们——对我校沙河校区基层服务人员探访21.节电我先行——关于沙河校区用电节电问题的公益体验22.人群与乞讨者——“基础课”公益活动报告23.体验、关心、理解、反思——关注校内外来务工人员24.学校食堂社会公德调研25.食堂文明道德调查报告……
(三)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论、原因思考及解决建议 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论: 随着社会公德教育的不断加强,总的来说现在社会的整体公 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我们仍发现存在以下社会公德问题: 关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做与不做,遵 守或是不遵守只在我们一念之间。最基本的一步是管好自己,只 要我们稍微注意自己的行为,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最好 还能监督、提醒周围的人注意一些小细节。 对于其他一些问题,比如献爱心、处理假钞、制止其他人的 不良行为、戴口罩以免传播他人等事情时,被调查者大都表现出 了较高的道德素质。然而,对于一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没有较大关. 系的事情,比如小广告的乱贴等问题时,大家则表现得没有太大 热情。 对于一些仍然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和社会不文明行为,大家 都觉得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并盼望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总体来说,所有人都希望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有一个大的提 升,因为不管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都 是有很大好处的。然而,实际付出的行动仍然不够,比如,乱扔 垃圾、随地吐痰、不珍惜他人的劳动、在名胜古迹处乱刻乱画等 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比较严重。 社会服务人员,如售票员,总体来讲其素质方面有了较大提 升,但是个别仍然态度冷淡,这里可能与高强度的工作不无关 系,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尽量表现对被服务者的尊重。 关于一些引发社会大讨论的事件,如大学生舍身救人、救助 素不相识的老人,大家有了不同的声音,另外事后的保障问题成 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值得谨慎思考分析。 对于公德教育问题,首先在学校学生方面有待提高,而且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的注意。因为从我们得到的反馈来看,某些学生的素质仍然不高,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落后,引起很多学生的厌倦甚至厌恶。 总体来讲,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显得较高,年龄稍大的市民相对而言略有不足。这种现象在某些程度上说明了道德教育确实有效,也说明了市民对于大学生素质的肯定和期待。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更高的要求自己,并且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周边的人们。 世间万物都是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或许我们在自己周围种下一粒种子,远方的某个人可能就会收获整片森林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好公民,携手共创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