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论体系的演变
2008-1
人民公安大学
方泉
325
最初的犯罪论体系作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产物,其后的演变遵循了从存在论走向规范论的路径,体现了人文主义反思在刑法学发展上的必然。至技术风险社会全面到来,所谓基于“安全刑法”、“仇敌刑法”理念下的论体系所谓“功能性”的学术面纱,是论者对人被进一步工具化的危险的漠视。在此种解读下,作者表明其“谨慎下宽容”的基本态度和反对“人的工具化”的并和论立场。从全书的结构来看,作者既从认识论是次把握犯罪论体系的演变线索,也关注各成立要件理论的成长,以期在宏观上及微观上获得学术立场的统一。
方泉,女,1974年9月出生,安徽芜湖人。1995年6月获武汉测绘科技人学(现武 汉人学测绘分部)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获上海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澳门科技入学法学院副教授。在内地及澳门的学术期刊发表《略论刑法学研究中的“事”与“器”》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包括《罪刑均衡论》、《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研究》、“澳门消费者权利保护及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研究》等;先后参与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项目“欧美中信息社会政策与法律问题比较研究”、北京大学985项目“罪刑均衡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研究”等科研活动,先后主持澳门基金会“澳门市场竞争与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及“澳门刑法有关犯罪成立的立法及理论的比较研究”等项目。
导论上篇 从科学主义到新康德主义再到技术理性: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观察与反思 第一章 犯罪论体系之初建:“科学技术世纪”的产物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世纪”的时代背景及哲学上的准备 第二节 学科上的准备:近代医学解剖技术启发的另一种思路 第三节 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古典犯罪论体系:自然(科学)主义及实证主义方法的产物 小结 第二章 犯罪论体系之中期演变:从科学(自然)主义到反科学主义(新康德主义) 第一节 对科学技术的重新认识及风险技术社会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技术“座架”中的哲学走向 第三节 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学说:犯罪论体系演变的认识论、方法论主导线索 第四节 新古典体系到通说体系:新康德主义的“和平演变” 第五节 检定新古典体系以来的新康德主义(反科学主义)立场与事实-价值二分的方法 小结 第三章 犯罪论体系之晚近动向及其批判:人被工具化的危险 第一节 技术理性及其人文主义批判 第二节 晚近“功能性”规范论体系:以目的理性体系及纯粹规范论体系为示例 第三节 对以刑法目的观为指引的“功能性”规范论体系的分析与批判 第四节 祛除技术理性统辖选择并和论立场 小结下篇 “容许”技术社会中之“危险”:犯罪成立要件(要素)理论的演变及去向 第四章 行为:从身体行止到“技术规定性”与“社会重要性” 第一节 行为要件略论 第二节 基于传统物理空间的行为理论 第三节 技术社会中行为的“技术规定性”与“社会重要性”:以网络行为为实例 小结 第五章 因果关系:从“条件”到“风险” 第六章 违法性:从形式违法性到行为无价值 第七章 责任能力:从医学解剖到基因分析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得哲学家们开始思考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方法问题,其本质是思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究竟能否认识这个客观世界。这些思考直接表现为近代以笛卡尔为首的唯理论和以培根为首的经验论的确立。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即已显现,但是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认知部分,如果说古代自然哲学着眼于“解释自然”的话,那么,培根和笛卡尔的着眼点则在于“如何解释”上,这就是近代哲学发展史上所谓的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一)近代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发展 牛顿在研究物理定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得人们认为,人的理性有足够能力找出有关宇宙的客观知识,也只有通过理性,人类才能找出客观的知识。正如当时法国出现的启蒙学者所主张的,一切思想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笛卡儿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近代启蒙理性主义的开山人,他同时广泛涉猎了当时最新的各类自然学科。他用数学式的精确的逻辑演绎法,由“自我”心灵的存在,推演出一切实在的存在,以“我思故我在”强调理性的权威,在欧洲大陆开创了理性主义传统,被黑格尔称为在哲学经过千年奔波之后,“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始于笛卡尔的近代理性主义认为,透过概念(notion)及演绎法即可获得知识,注重逻辑与推理的严谨,如康德所称,启蒙的内涵就是公开地运用理性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