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

陈桐生 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桐生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对《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的学术关系进行简要梳理之后,我觉得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司马迁在百虑一致、殊途同归思想指导之下,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第一次对诸子百家文化学术思想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大规模的清理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标准将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有价值的思想学说吸纳到《史记》的学术思想体系之中,为西汉后期刘向、刘歆以及东汉班固整理学术典籍在思想方法上开辟了道路,这是司马迁为中国文化学术事业所做的一大贡献;二是司马迁整合百家杂语,并不是要继续发扬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精神,而是要为战国时代的自由学术争鸣画上一个句号,使文化学术重新回归到上古时代道-风同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看,《史记》“整齐百家杂语”标志着一个伟大的学术自由时代的悲壮终结。这两点,前一点容易被人认同,而后一点往往为人所忽视。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司马迁“整齐百家杂语”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 “整齐百家杂语”的指导思想 三 百家杂语“同归”六经 四 关于“百家杂语”的界定及其归类第一章 《史记》与会儒家 一 《史记》与《论语》 二 《史记》与《孟子》 三 《史记》与《荀子》 四 《史记》与《晏子春秋》 五 《史记》与陆贾《新语》 六 《史记》与贾谊《新书》第二章 《史记》与道家 一 《史记》与《老子》 二 《史记》与《庄子》 三 《史记》与《淮南子》第三章 《史记》与法家 一 为什么《史记》要将法家与道家合传 二 《史记》与《管子》 三 《史记》与李悝、吴起 四 《史记》与申不害之“术” 五 《史记》与商鞅之“法” 六 《史记》与《韩非子》 七 《史记》与秦汉法家第四章 《史记》与阴阳家 一 驺衍以前的阴阳五行学说 二 驺衍的历史、地理、政治学说 三 驺衍学说对秦汉文化学术的影响 四 司马迁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吸取 五 司马迁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扬弃第五章 《史记》与纵横家 一 纵横家的产生及其特点 二 司马迁对纵横家的总体评价 三 《史记》与《战国策》 四 司马迁对《战国策》精神的吸取与改造 五 《史记》与《战国纵横家帛书》 附 《史记》与《国语》第六章 《史记》与兵家第七章 《史记》与墨家、杂家及其他结语:一个伟大的学术自由时代的悲壮终结

章节摘录

最先提出这一思想方法的是汉初道家学派,道家以大道作为天人宇宙一切事物的本体,将各家学说都视为大道某一方面内容的体现,希望在大道的旗帜下吸纳百家有益成分,通过整合百家而回归到道术一统的局面。这样做不仅符合从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学术由分裂向统一回归的大趋势,而且也不至于抛弃百家学说中的可取部分,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比司马谈略早,《淮南子·齐俗训》就已经表达了这一思想:“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也。譬若丝竹金石之会乐同也,其曲家异而不失于体。伯乐、韩风、秦牙、管青,所相各异,其知马一也。”这是说,诸子百家虽然学术观点差异很大,但在合道这一点上则是共同的,每一家的观点都揭示了道的某一方面,合起来才是大道的整体,就像汇合各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一样。《淮南子·汜论训》说得更清楚:“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淮南子·假真训》反对以某一家独擅其尊:“百家异说,各有所出。若夫墨、杨、申、商之于治道,犹盖之一榇,而轮之一辐,有之可以备数,无之未有害于用也。己自以为独擅之,不通于天地之情也。”作者主张以“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①的黄老为主体吸纳百家之说。淮南王刘安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入朝,献所作《淮南子内篇》,即今本《淮南子》,这意味着《淮南子》在建元二年之前就已完成。而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就作于建元二年②,他是不是因读到《淮南子》而受到启示,现在已无法考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 PDF格式下载



史记之学的一个片面观,可以翻一翻


作者对史记很有特特见解


写得很全面,很好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