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云南民族舞蹈史

石裕祖 云南大学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云南大学  

作者:

石裕祖  

页数:

370  

Tag标签:

无  

前言

近几年来,艺术学科的建设,特别是艺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刚刚审核通过的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中,终于第一次有了艺术学一级学科,而我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很荣幸地成为我们国家第一个也是惟一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这不仅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科研领域来说,有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固然可喜可贺,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了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中,至今才有了“第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而且还是“惟一”的,这本身就反映出艺术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在我国人文科学中所处的位置。严峻的事实表明,比起其他许多人文科学来说,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理论教育落后了。

内容概要

云南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打量,而且常看常新的美丽神奇的地方,读罢石裕祖的新著《云南民族舞蹈史》,感动自己又从巫风舞影、祭礼习俗中重新认知了一篇云南。 《云南民族舞蹈史》是云南艺术学院发展和繁荣的“必要的基石”中的一处,也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浩大工程中的一项。这么估价,还不仅仅是因为云南艺术学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果当中又多了一本文图并茂的专著,而且是因为这部专书的几个特点: 1.这是一部填补云南艺术史研究空白的专书;2.内容丰富,史料繁多;3.云南源远流长、色彩缤纷的少数民族舞蹈浩如烟海。4.《云南民族舞蹈史》叙述客观,观察冷静;5.巫风舞影,祭礼习俗是《云南民族舞蹈史》思考云南舞蹈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平台,这样的认识是合乎云南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特点的。

作者简介

石裕祖:男,彝族,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白族卷;彝族卷》常务副主编,副主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会”第二届舞蹈评委会委员;云南民族大学彝学会副会长;大理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大理州舞蹈集成办公室主任;云南省高等院校高级职务职称主系列艺术学科评委;“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命名领导组”舞蹈专家组专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科技专家信息系统》的科技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理论研讨会评审委会委员” 委员。云南民族学院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挪威国王奖学金评委会委员;云南民族学院电化教育中心研究员。
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协会、日本艺术研究会等会会员。
参与编撰出版了全国艺术科学“八五”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白族民间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云南卷》(白族卷,彝族卷)。撰写的100余篇论文中有3篇入选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有8篇论文全文分别入选“中国人大报刊杂志复印中心”与全国专题学术研讨会;50多篇刊载于全国和省级报刊杂志,并有2篇获省级二等奖。

书籍目录

总序序一:巫风舞影祭礼习俗中的云南序二:褒颂历史与人文千变画符的赞歌绪论第一章 史前舞蹈探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旧石器晚期的原始乐舞细胞 第三节 新石器文化中孕育的原始艺术萌芽第二章 崖画和陶器纹饰中的原始舞蹈 第一节 新石器晚期各民族先民创始的原始艺术 第二节 狩猎与采集劳作类舞蹈 第三节 崖画中的宗教祭祀乐舞 第四节 模拟卵生类动物的羽舞、蛀舞、蛇舞、猎鸟舞和飞鸟舞 第五节 自娱自乐类舞蹈第三章 商至隋奴隶社会少数民族先民原始乐舞(公元前约16世纪-公元618年) 第一节 青铜器时代的民族乐舞 第二节 青铜器时代的宗教祭祀乐舞 第三节 原始宗教祭祀乐舞 第四节 楚文化与滇文化的交融 第五节 “西南夷”与昆明族诸种的乐舞 第六节 与周边外域文化交流的乐舞——掸国乐 第七节 最早的乐舞思想及乐舞理论争鸣第四章 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的舞蹈 第一节 各民族洪荒时代的神话传说及乐舞 第二节 各民族图腾神话传说与民族民间舞蹈 第三节 部落战事神话传说及民族民间舞蹈 第四节 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及祭祀乐舞 第五节 其他神话传说中的相关乐舞第五章 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舞蹈(公元618年-1279年) 第一节 宫廷礼仪乐舞 第二节 民族民间舞蹈 第三节 宗教祭祀乐舞 第四节 宫廷与民间流传的外域乐舞 第五节 乐舞机构及重要历史人物第六章 元明时期的舞蹈(公元1255年-1644年) 第一节 官绅土司礼仪乐舞……第七章 清代少数民族舞蹈(公元1644年-1911年)第八章 近现代云南民族舞蹈(公元1913年-1950年)参考文献附件一:云南民族民间舞蹈调查表附件二:彩图目录附件三:插图目录附件四:彩图目录(英文)附件五:插图目录(英文)后记

章节摘录

在沧源崖画第七地点四区的“猎鹿舞”图像中,画着三个原始人正在以三种各不相同的舞姿动作,欢腾跳跃地在庆贺猎获鹿的场景。其中一位形似祭师或狩猎头人的身材魁梧者,头上插着两根醒目的长羽毛,双腿叉开,右手持棍棒,左手挥舞弯弓,正在向他人炫耀猎获到的三只野鹿。其上方的一个原始人双手高举舞动,两腿分开猛力向上蹦跳,极似今天艺术舞蹈中的“前双飞燕”高难技巧造型。另一个原始人的体态造型却是标准的“右弓箭步”,他低垂着头颅,双手托着一物,高高举于头顶。作出一种祝贺或敬仰状的表情性舞姿。沧源崖画上的这幅“猎鹿舞”图,与其说它是反映古代三个原始人的“猎鹿”生活画面,不如说这更像是当代舞台上技艺高超、构图奇巧的“猎鹿三人舞”的绝妙舞蹈剧照。至今流传在临沧、思茅地区傣族、布朗族及大理的云龙、鹤庆、洱源、大理各县市汉族、白族中的民族民间拟兽舞“耍鹿舞”、“马鹿舞”、“鹿鹤同春”等舞蹈,以其灵巧谐趣的马鹿体态和惟妙惟肖的人鹿交融的神采舞姿,印证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大都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背景。

后记

早在二十六年前,我便萌生了编写《云南民族舞蹈史》的念头。那时,我因备考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舞蹈硕士学位研究生,在遍寻相关民族舞蹈史料无功而返之时,便企盼早日有人编写一部《云南民族舞蹈史》。尤其在亲历了二十余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田野考察的全过程工作以及从1994年以来,我在参与创办并主持工作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系舞蹈学(民族舞蹈方向)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民族舞蹈学术研究的探索中,愈加深刻地体悟到建立“云南民族舞蹈史”这门基础理论的紧迫性,确实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境地。四十余年的舞蹈生涯,使我深切感悟到民族舞蹈乃天地之心,乃民之性情,实为天人之合。为此,愈加强烈地感触到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学学科建设,亟待《云南民族舞蹈史》早日问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云南民族舞蹈史 PDF格式下载



我收到这本书时,书面破了,而且封面与书也没粘好,裂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