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视野中的勐连彝村
2008-6
云南大学出版社
杨甫旺
272
无
“勐连”,听起来就是个傣语地名。勐:地方;连:干旱,意为干旱的地方。因历史上干旱少雨而得名。 勐连,这个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莲池乡永仁、元谋交界处,解放前被称为“谢腊班三界,两不认一”的半山区彝村,是彝族俚濮的聚居地,是我的前任夜礼斌州长的故乡,也是本书作者杨甫旺教授的家乡。 永仁县古称苴却,是楚雄州的北大门和“滇蜀往来的大道”,唐代即为“姚州重镇”,也是彝族俚濮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堪称俚濮文化的发源地。据《永仁县志》记载,永仁“俚濮”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土著说,也就是认为俚濮自古以来就是楚雄州境内的土著民族,这在后来的《云南志》、《姚州志》中均有记述;二是南京、江西迁人说,即俚濮祖先是南京应天府、江西等迁人的汉人。我同意甫旺的说法,即彝族俚濮是元明时期迁入的汉人与土著民族结合的后裔,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后形成的彝族支系。从彝族俚濮的形成可以看出历史上彝汉文化交流及民族关系,土著彝族文化吸纳、融合汉文化,实现了彝族文化的转型,至今在彝族俚濮中看不出任何痕迹,达到完全圆融的境界,这在其他民族历史及文化交流中是极为少见的。
据《永仁县志》记载,永仁“俚濮”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土著说,也就是认为俚濮自古以来就是楚雄州境内的土著民族,这在后来的《云南志》、《姚州志》中均有记述;二是南京、江西迁人说,即俚濮祖先是南京应天府、江西等迁人的汉人。我同意甫旺的说法,即彝族俚濮是元明时期迁入的汉人与土著民族结合的后裔,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后形成的彝族支系。
杨甫旺,1962年生,彝族,云南永仁县人,历史学硕士,现为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楚雄师范学院省级重点“民族学”学科负责人,出版专著16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序第一章 勐连村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勐连村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勐连村的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第三节 勐连的建置沿革 第四节 勐连彝族的源流传说第二章 勐连彝族的社会变迁 第一节 “苴却十马”至民国时期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文革”时期 第三节 1978年以来的经济建设时期第三章 勐连村经济生活的变迁与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型 第一节 经济生活的变迁 第二节 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型第四章 勐连彝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汉化:民族服饰的消失 第二节 勐连彝族还要本民族服饰吗第五章 勐连彝族民居、饮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轨迹 第一节 民居习俗的变迁 第二节 饮食习俗的变迁与传承第六章 勐连彝族岁时节日的变迁与互融 第一节 村社集体节日习俗 第二节 家庭(家族)岁时节 日习俗第七章 勐连彝族家庭婚姻的变迁 第一节 家庭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婚姻习俗的承袭与变迁第八章 勐连彝族丧葬仪式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土葬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土葬第九章 勐连彝族民间信仰的式微与变迁 第一节 自然及图腾崇拜 第二节 祖先及土主崇拜 第三节 鬼神崇拜 第四节 巫师及巫术第十章 勐连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变迁的启示附录 附录一:勐连彝族婚礼中的挂红辞及哭嫁调 附录二:勐连彝族指路经 ……后记
第一章 勐连村的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 这里是滇中高原北缘,川西与滇中高原的相邻地段,属于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大致以金沙江为界,江北为四川深切割中山区,江南为滇中红色高原,其地质构造系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地,具有“山”字形和“V”字形结构,由一系列压扭弧形断裂与不对称的斜褶皱组成的河川。由于地壳的间歇性上升,各次造山运动以及河流下切的影响,形成了高山峡谷、缓坡丘陵同山间小盆地相问的立体地貌,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则偏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6%以上。除金沙江河谷为深切割区外,其他地区多为缓坡丘陵地带。县境内坝子较多,按一般划分标准属中坝型,坡度均小于8°,如勐连村所属的莲池乡,总面积177.67平方公里,坝子面积为34.37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9%。 根据这种地理格局,永仁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全县有土地面积323万亩,利用类型上林地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最高,达230万亩,占71.2%;其次是荒山,为63.82万亩,占19.76%,其中宜农荒山0.28万亩,宜牧荒山10.91万亩,宜林荒山52.63万亩。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