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艺鉴赏理论的现代观照
2007-8
湖南大学
周甲辰
234
文艺学建设究竟该向何处去?这是近年来文艺学界争论得颇为热闹的一个话题。或许可以这样说:文艺学研究已步入它有史以来的最低谷,甚或到了它的危机关头。 危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整个文学界的,即所谓的“文学(研究)终结论”;二是文艺学研究自身的——它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新的研究领域,寻不到任何新的研究出路。 关于“文学(研究)终结论”,这是一个国际性话题,其始作俑者,似乎可以追索到19世纪的黑格尔,他设想了一个绝对精神的发展逻辑,认为人类因为追求更高层次的宗教精神,而最终将使艺术终结。尼采对此也有过类似的看法。罗兰·巴特则更是认为解构时代随着主体作用的消弭,作者也随之死亡,于是他断言“作者死了”!这些话虽然惊世骇俗,但对当时中国的文艺学界并未产生真正的影响,因为其时有太多的西方理论纷至沓来,令中国的研究者们应接不暇,觉得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即使是“作者死了”,仅就理论自身的研究来说也是大有可为的,谁还会理睬“终结论”?但到了21世纪的近几年,情况就不同了,当“米勒预言”来到中国时,立即就掀起了轩然大波。2001年的新年伊始,米勒就在《文学评论》第一期上发表《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一文,文中认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
《传统文艺鉴赏理论的现代观照(文学新视野)》采取专题论述的形式,抓住传统文艺鉴赏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范畴、重要命题,运用中西比较、古今比较的方法,梳理传统文艺鉴赏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阐释其独特内涵,发掘其当代价值,为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提供借鉴。
周甲辰,1964年生,湖南东安人。现为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第一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链接第一节 出发点:民族特质的探寻第二节 探寻之路:范畴体系的梳理第三节 链接点: 当代价值的建构第二章 鉴赏对象论:“物”与“我”混一第一节 妙:似道之关第二节 韵:生命的律动第三节 趣:鲜活的审美吸引力第四节 兴:感发志意第五节 味:见之于主体的对象之美第六节 味外之旨:对道的憧憬与皈依第三章 鉴赏心理论:“动”与“静”相生第一节 游:民族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沉醉第二节 悟:生命的体验第三节 虚静:中国文化对自由的理解与追求第四节 虚静:中国文化对审关心理的描述与规范第四章 鉴赏媒介论:“言”与“意”坐忘第一节 诗无达诂:文本意义的多样性与无限性第二节 披文入情:言语作为鉴赏者连通意义的桥梁第三节 得意忘言:道对言语的依赖与超越第四节 知言养气:道德修养对言语理解的制约与影响第五章 鉴赏方法论:“入”与“出”共用第一节 知人论世:“言”一“人”一“世”的阐释学循环第二节 以意逆志:人之常情与文本阐释第三节 出入:入境入情与冷眼旁观第四节 熟读:虚心切己,反复体验第五节 涵泳:潜行其中,体察默会第六节 知音:一个长期被误读的文艺命题附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主旨辨析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杨万里“捉”诗论略后记
神灿则心荡,心荡则神伤。”(《云笈七签》卷九七)佛家认为色即是空,要求人摈除杂念、六根清净、专心致志以观悟四谛。佛教中禅又称“思维修”,其本义就是“静虑”。在中国佛教史上,“禅”也总是与“定”并列,合称“禅定”。佛教“参禅”、“人定”的方法很多,例如天台宗的止观法,净土宗的念佛号,藏密的诵秘咒,禅宗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等,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促使人虚静的方法。此外,《淮南子》中有“游心于虚”;陆机的《文赋》中有“收视返听”;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有“澄怀味象”;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刘禹锡有“槃高孕虚,万景岔来”(《洗心亭记》);白居易有“淡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苏轼有“静故了群动,空欲纳万境”(《送参寥师》);邵雍有“仙家气象闲中见,真宰功夫静处知”(《首尾吟》);王阳明有“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人窅冥”(《睡起有感》)。可以说,虚静的观念超越了派别之争,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阈限,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种基本文化精神。 二、虚静与自由 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虚静应该归入哲学认识论的范畴,因为个人只有心境虚静,才能接纳万物传递出的信息并体悟到道;也有学者认为虚静说应该归入审美理论的范畴,因为它近似于瑞士人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个人进入到虚静状态也就意味着从日常状态中超越出来,和对象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还有学者认为虚静这一范畴所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因为它体现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个体情感态度的审美化等。总的来看,过去的研究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六经注我。研究者往往只是从虚静说中选取了可以证明自己观点的零碎材料,而没有从整体上追寻虚静这一范畴的本质所在,因而大都以一己之意替代了虚静说本来的理论内涵。二是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