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
2010-9
湖南大学出版社
解基程 编
150
224000
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极为迅猛。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原因何在?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对设计人才有巨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经验型状态,人才积淀薄弱。 目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从科学的发展观来说,这多少带有些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色彩。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的话,其所导致的弊端乃至恶果,在不久的将来会显露出来。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固然取决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与力度,但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宗旨之下,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众所周知,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这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而与时下设计艺术教育发展近乎无序、师资队伍鱼目混杂的状况一样,设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令人堪忧,全国设计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十分混乱。同样一门课程,在某一院校被当作必修课开设,而在另一院校,在选修课程中也往往见不到。即使是在开设了这门课程的院校,其内容也大相径庭,讲授内容基本上由任课教师个人而定。具体而言,如“设计概论”,在一些院校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二时开设,而在相当多院校的设计专业中没有这门课程。又如史论课程,虽然基本上各院校都开设,但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有的名之为“中外工艺美术史”,有的称之为“中外美术史”,有的则叫“中外艺术史”,甚至还有叫“中外绘画史”的。单纯从其名称来看,就有如此大的分歧,其内容和开设的目的性也就难免有差异了。再如,设计艺术学最基本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就笔者所翻检的十多种通用教材来看,可以说在内容上不仅缺乏融会贯通,而且基本上是一些纯知识性的介绍,几乎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换言之,就是目的性和针对性缺乏提示与提炼。总之,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明确,其结果,一方面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厌学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艺术专门人才由前些年的理论基础欠缺到目前的贫乏愈益加剧,使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只能停留在摹仿阶段。
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基础教材。 教材涵盖了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内容,吸收了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经验,对设计构成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和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梳理,既注重原理、规律的把握,更重视创新思维的启迪,将三大构成的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生活中采集原型,重视构成演绎过程。
解基程,男,54岁,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教学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天津包装设计协会理事,天津服装商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出版《素描教程》、《西方绘画赏析》、《西方绘画形态》、《基础色彩》、《平面造形基础》等书。
1 概述 1.1 构成的概念及源流 1.1.1 概念 1.1.2 构成艺术的源流 1.2 学习构成的目的 1.3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3.1 平衡 1.3.2 对比与统一 1.3.3 比例与尺度 1.3.4 节奏和韵律2 平面构成 2.1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2.1.1 节奏的点 2.1.2 韵律的线 2.1.3 体量的 2.1.4 点线面综合构成 2.2 平面构成的形式规律 2.2.1 对比和调和 2.2.2 均衡和对新 2.2.3 比例和尺度 2.2.4 节奏和韵律 2.2.5 重复与近似 2.2.6 渐变与发散 2.2.7 变异与肌理 2.2.8 错视与拼贴3 色彩构成 3.1 认知色彩 3.1.1 认识色彩 3.1.2 理解色彩 3.2 色彩对比 3.2.1 色相对比 3.2.2 明度对比 3.2.3 纯度对比 3.2.4 面积对比 3.3 色彩调和 3.3.1 色彩的色调调和 3.3.2 色彩的推移调和 3.3.3 色彩的混色调和 3.3.4 色彩的呼应调和 3.4 色彩的心理 3.4.1 色彩的感觉 3.4.2 色彩的感官知觉 3.4.3 色彩的感情 3.5 色彩的设计与应用 3.5.1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3.5.2 色彩的综合设计与应用4 立体构成 4.1 材料与形态要素 4.1.1 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4.1.2 形态的分类 4.1.3 材料 4.2 形态要素的运动变化 4.2.1 形态创造的一般逻辑 4.2.2 利用形式美法进行造型 4.2.3 线、面、体的运动变化 4.2.4 立体形态的理解与创造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