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官锡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官锡强  

页数:

274  

内容概要

  城市化是新世纪我国发展进程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具有聚集、示范和辐射效应。城市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是引领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的城市化不仅关系到现有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的优化,更关系到现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乡差距偏大,“二元结构”尚未消除。无论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推进,其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农村分享中国现代化的成果,而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一节 产业集群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二、产业集群的特性三、产业集群的基本分类四、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第二节 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的含义二、产业结构的特征三、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一、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二、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三、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工业园区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及性质二、工业园区是一种积极的产业环境三、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主要特征第五节 城镇化一、城镇二、城镇化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一、国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二、国内产业集群相关研究三、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一、国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二、国内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第三章 西部农村城镇化的驱动机制第一节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一、农村城镇化的内部因素二、农村城镇化的外部因素第二节 西部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分析一、西部中小企业环境二、西部中小企业融资三、西部中小企业聚集条件第三节 西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产业结构因素一、经济结构和结构调整的意义二、西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三、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第四章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机制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一、西部城镇化的现状二、西部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三、西部农村城镇化的特点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一、产业集群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第五章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模式第六章 广西产业集群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七章 广西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分析参考文献作者相关科研成果简介后记

章节摘录

  如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动而不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依赖外来高级生产要素的驱动而不是内部生产要素的拉动;而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则处于填充阶段的后期或集群阶段的前期,属于内生型园区,即园区的发展动力已由外在力量转向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和集群效应的拉动。  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引致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园区的主要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如表1-2所示):(1)从园区建设主要任务上看,前者的主要任务是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并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大量引进外资;而后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环境,促进和加强企业的关联,推进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建设和社会资本建设。(2)从经济效应上看,前者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较少,产业链条短、环节少,产业配套不足,还未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园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在地理上的“扎堆抱团”,由于共享基础设施和供应充足的劳动力市场而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后者企业间物质联系密切,形成了比较严密的专业化分工,企业间协作机制较健全,协作氛围较浓,而且逐渐过渡到技术联系和信息联系上来,其主要效应是关联效应和网络效应。(3)从企业规模上看,前者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后者的企业数量大、规模也较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一般优于欠发达地区。(4)从开发速度上看,前者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发展迅猛,态势良好;而后者已步入稳步发展、稳步提升阶段。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