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生产管理学

韩国才,姚新奎 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韩国才,姚新奎 著  

页数:

308  

Tag标签:

无  

前言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教材的编写要求,本书在编写初期,主编单位征求了本课程各相关院校主讲教师的意见,编写制订了本教材的编写大纲和说明,组成了编写班子,并与出版社进行联系和沟通,根据各位编写者的特长,经磋商进行了分工:绪论(姚新奎、韩国才)、马的体质外貌鉴定(姚新奎)、马(驴)的品种资源(姚新奎、韩国才、王永军、努尔江)、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王永军、孙玉江)、马的繁殖技术(王旭光)、马的育种工作(王彦容)、马术运动(姚新奎)、产品养马(姚新奎)、群牧养马(努尔江)、马场的管理(韩国才)、驴、骡生产(王永军)。  各位编委完成初稿后,进行了编委之间的互审,同时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互审后,由主编进行统编、整理、审查,修改后的教材交主审审稿,最后由主编定稿交付出版社。  本着教材密切结合生产,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在符合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本教材着重解决适用性问题。目前,我国马业正处在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的转变过渡时期,马的用途由过去单一提供动力,转向以运动为主,同时产品生产、役用等多用途发展。驴、骡生产也由过去的单一役用转向役用、肉用、乳用、生物制药等多方向发展。本教材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加强了马术运动、产品养马、马场经营管理内容,同时将驴、骡生产单独列章重点阐述。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各院校在使用本教材时可结合当地实际适量增减。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待今后加以修订。

内容概要

  《马生产管理学》为高等院校教材,共计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马业发展情况,包括数量与分布、遗传资源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马的体质外貌鉴定,主要介绍如何通过马的外貌了解马的品质、性能、用途及鉴定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马的体质、气质及经济类型,毛色分类,各类步法及主要特征,外貌鉴定的原则、方法、技术及各项体尺测定和指数计算,马的年龄鉴定方法和技术,各类马匹选择的标准和要求;第三章马(驴)的品种资源,主要介绍国内外主要的马(驴)品种资源情况,包括马属动物分类、品种类型,各个马(驴)品种的产地分布、形成历史、外貌特征、体尺、性能、现状及评价;第四章马的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马的消化生理特点和对饲料的利用特性,马的营养需要,各类型及用途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五章马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马的生殖生理、繁殖规律特点,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提高马匹繁殖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第六章马的育种工作,包括马匹育种的任务和途径,马匹选种方法和选配方法及技术,马匹繁育方法,育种规划、育种工作组织及措施,生物技术在马育种中的应用;第七章马术运动,包括马术运动的分类,比赛内容、方法,各类马术比赛的特点,观众如何观看、鉴赏各类马术比赛,各类马术运动对马的基本要求、选择评判方法和指标,各类马术运动用马的饲养管理、繁育、训练调教方法和技术;第八章产品养马,包括产品养马目前的发展现状,马肉、马奶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价值,马肉、马奶的生产管理技术,马肉、马奶的加工技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马产品的开发利用;第九章群牧养马,包括群牧马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群牧马放牧地规划与四季放牧管理技术,群牧马繁育技术,群牧马生产的基本建筑与设施;第十章马场的管理,主要介绍马场、马术俱乐部、赛马场的类型、合理布局、规划设计、人员培训、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盈利模式;第十一章驴、骡生产,包括驴、骡的生物学特性、外貌鉴定、繁殖及饲养管理技术。另附马匹接近和部位识别及鉴定、马匹体尺测量称重、马匹毛色和年龄鉴定、马品种的识别、种马等级评定、刷拭与护蹄、马的骑乘、马的屠宰试验、母马泌乳力测定、驴、骡的鉴定共计10个实习。《马生产管理学》不仅是大学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马属动物生产、利用及产品开发的科学研究人员、涉马(驴)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及社会广大爱马人士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世界马业发展现状第二节 中国马业发展现状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马的体质外貌鉴定第一节 外貌学说的发展及其实践意义第二节 影响马匹体形外貌的因素第三节 马的气质、体质和经济类型第四节 马体各部位的鉴定第五节 马的年龄鉴定第六节 马的毛色和别征第七节 马的步法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马(驴)的品种资源第一节 马属动物分类及种间杂交第二节 马品种的形成和分类第三节 地方品种第四节 培育品种第五节 引入的育成品种第六节 我国驴的主要类型和品种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 马的消化特点和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第二节 马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三节 马的饲养管理技术第四节 各类马的饲养管理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马的繁殖技术第一节 马的生殖生理第二节 母马的性活动规律及发情鉴定第三节 马的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第四节 妊娠、妊娠诊断技术及接产技术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马的育种工作第一节 马育种的基本原则、任务、途径和方法第二节 马匹选种与选配第三节 马的繁育方法第四节 马的育种规划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马育种中的应用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马术运动第一节 马术运动的意义第二节 马术运动的种类第三节 运动用马的选择和繁育第四节 运动用马的饲养管理和调教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产品养马第一节 发展产品养马的时代意义第二节 乳用养马第三节 肉用养马第四节 其他马产品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群牧养马第一节 群牧马的特性第二节 群牧马的放牧管理第三节 放牧场的合理利用第四节 群牧马的繁育与管理技术第五节 群牧养马的基本建筑和设备复习思考题第十章 马场的管理第一节 马场的设立第二节 马场的生产管理第三节 马场的财务管理第四节 马场的经营管理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驴、骡生产第一节 驴和骡的生物学特性第二节 驴和骡的外貌鉴定第三节 种驴的综合鉴定第四节 驴和骡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五节 驴的繁殖复习思考题实习实习一 马匹接近和部位识别及鉴定实习二 马匹体尺测量、称重实习三 马匹毛色、别征和年龄鉴定实习四 马品种的识别实习五 种马等级评定实习六 刷拭与护蹄实习七 马的骑乘实习八 马的屠宰实验实习九 母马泌乳力测定实习十 驴、骡的鉴定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马品种的形成  马品种的形成是人工选育的结果,它是受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与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产物。远在原始公社时期,马是人的狩猎对象,而后捕捉驯养,经过驯化而成为家畜。当它受到人工选择之后,马在类型上就有了区别,于是各类的品种便油然而生,随着人类的爱好和社会需要,马的品种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了当今世界存在的状况,有了众多不同选育方向与类型的品种。人类培育马品种,受到2个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条件 它是制约马品种形成的首要因素,决定着品种的生产方向与类型。一个马匹品种必须与社会生产需要相适应,才能长期存在与发展。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的需要简单,社会生产力很低,人们不能显著改变马的品质,培育出优良品种。当进步到奴隶社会,战争、生产、生活都需要马,人在长期饲养马匹中积累了经验,首先选育乘马,这可能是最早育成的马品种类型。到了封建社会,马在军事上的作用更加突出,促进了养马业的更大发展,我国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饲养和选育马匹。从周秦至汉唐以来,相继选择培育出“重型乘挽兼用马”品种。如1979年在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踏飞鹰铜奔马”和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皆为明证。到了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产力急剧进步,对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西欧培育出了重型挽马及其他类型马品种。  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发展,机械动力代替了大部分畜力,一些重挽马品种逐渐转向肉用和乳用。我国传统的以役用为主的养马业,也开始向娱乐、竞赛、役、肉、乳和药等多方向用途的养马发展。可见,社会经济条件对马品种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二)自然条件 对马种形成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它的作用比较持久、稳定,不易改变。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中的马,各具有其独特的外貌、体质特征,彼此间有明显的区别。如中亚细亚一带,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牧草干物质含量高,马较轻小灵敏;在西欧一带,气候湿润,牧草水分多,马较重大迟钝;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雨多草茂,河曲马比较高大;云贵高原山区所产的西南马体格普遍较小等。这样的例证很多,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马来讲,每个品种都是与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密切适应的结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生产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