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物流概论

周学明 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学明 著  

页数:

392  

前言

  近年来,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导致物流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我国物流教育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物流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物流知识架构,培养出适合我国物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本书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适合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坚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依据物流的基本知识体系衍生规律,遵循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相关标准进行编写,主要介绍了物流基础知识以及物流的基本功能——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客户管理、物流营销、成本和单证的管理。本书内容完整,特色鲜明,理论充足,内容新颖,文、图、表有机结合,形式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便于理解和记忆。本书推荐学时为60学时。  本书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傅莉萍担任主编并由其统稿,由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维国和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陈运财担任副主编。本书共13章:第1、2、3、4、5、6、8、9、11、13章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傅莉萍编写;第7章由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维国编写;第12章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陈运财编写;第10章由北京城市学院的李大颖编写。本书由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周学明主审。

内容概要

  《现代物流概论》立足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其未来从业的实际需要,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新教学大纲,密切结合我国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物流的基本理论、功能、各个作业环节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现代物流概论》以物流作业各环节的管理为主线安排内容,同时兼顾理论的完整性。  《现代物流概论》共13章,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现代物流概论》可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和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的选修用书,也适合培训机构教学使用,以及可作为广大物流界人士学习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物流概述1.1 物流概念产生及发展1.1.1 物流概念1.1.2 物流增值1.1.3 物流的作用1.1.4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1.5 21世纪国外物流新趋势1.2 物流理论1.2.1 物流的商物分离说1.2.2 物流的“黑大陆”说1.2.3 物流的“冰山”说1.2.4 物流的“第三利润源”说1.2.5 物流的“效益背反”与整体观念说1.3 现代物流业1.3.1 现代物流业的构成要素1.3.2 现代物流业的特征1.4 物流标准化1.4.1 物流标准化概述1.4.2 物流技术标准的种类1.4.3 物流管理与工作标准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2章 现代物流管理2.1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2.1.1 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特征2.1.2 现代物流管理原则2.2 现代物流管理内容2.2.1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与范围2.2.2 现代物流管理的业务、技术与服务管理2.2.3 现代物流管理体系2.2.4 现代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2.3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2.3.1 系统概述2.3.2 物流系统概述2.3.3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2.4 绿色物流2.4.1 绿色物流概述2.4.2 绿色物流策略与体系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3章 包装3.1 包装概述3.1.1 包装概念、分类与功能3.1.2 包装材料3.1.3 包装合理化3.1.4 包装技术3.1.5 商品包装标记与标志3.2 商品包装操作与技法3.2.1 商品包装操作3.2.2 商品包装技法3.3 商品集装化与集合包装3.3.1 商品集装化与集合包装的概述3.3.2 商品集装容器及选用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4章 运输4.1 运输概述4.1.1 运输概念、功能与管理工作原则4.1.2 运输方式4.2 运输合理化4.2.1 影响运输费用的因素4.2.2 运输不合理的表现4.2.3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4.3 运输技术4.3.1 水路运输技术4.3.2 铁路运输技术4.3.3 公路运输技术4.3.4 航空及管道运输技术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5章 储存5.1 储存概述5.1.1 储存的概念5.1.2 储存的分类5.1.3 仓库的功能5.1.4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5.2 仓库的分类5.2.1 根据仓库的所有权来分类5.2.2 根据仓库保管物品的条件来分类5.2.3 根据仓库的功能来分类5.2.4 根据仓库储存物品的处理方式来分类5.2.5 根据仓库的建筑形态来分类5.3 库存管理5.3.1 物品入库-在库-出库管理5.3.2 ABC分类重点管理5.3.3 零库存与JIT管理方法5.3.4 立体仓库及其管理5.4 仓储管理发展趋势5.4.1 智能化仓储5.4.2 仓储管理发展趋势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6章 装卸搬运6.1 装卸搬运概述6.1.1 装卸搬运的概念及地位6.1.2 装卸搬运的作用6.1.3 装卸搬运的基本设备及组成6.1.4 装卸搬运的要求与目的6.1.5 装卸搬运的特点6.2 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6.2.1 装卸搬运的分类6.2.2 装卸搬运的方法6.2.3 单元化装卸搬运6.2.4 散装物资的装卸搬运6.3 装卸搬运的原则及组织管理6.3.1 装卸搬运的原则6.3.2 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6.3.3 装卸搬运组织管理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7章 流通加工7.1 流通加工概述7.1.1 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目的7.1.2 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7.1.3 流通加工的特点7.1.4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7.2 流通加工的类型和作用7.2.1 流通加工的类型7.2.2 流通加工的作用7.3 流通加工的内容和管理7.3.1 流通加工的内容7.3.2 流通加工的管理7.3.3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8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8.1 配送8.1.1 配送概述8.1.2 配送的类型8.2 配送作业程序与配送合理化8.2.1 配送的基本环节8.2.2 配送的工艺流程8.2.3 配送合理化8.3 配送中心8.3.1 配送中心的概念和作用8.3.2 配送中心作业的合理化8.3.3 物流中心概念和功能8.4 配送中心现代化管理8.4.1 自动化立体仓库8.4.2 自动分拣系统8.4.3 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9章 物流客户管理9.1 物流客户管理理念9.1.1 物流客户管理概述9.1.2 物流客户管理理念9.1.3 物流客户信息收集的内容9.1.4 物流客户信息整理9.2 物流客户管理系统9.2.1 服务销售9.2.2 物流营销9.2.3 物流客户服务与支持9.3 物流客户管理系统功能9.3.1 物流客户管理子系统功能9.3.2 物流客户分类管理9.4 物流客户管理业务流程9.4.1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业务主要数据9.4.2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模型9.4.3 物流客户管理信息系统流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0章 物流服务营销管理10.1 物流服务营销10.1.1 物流服务营销概述10.1.2 物流服务营销规划内容10.1.3 物流服务营销的实质10.1.4 物流服务营销的方法10.2 物流服务营销管理10.2.1 物流服务营销管理的内涵10.2.2 物流服务营销管理过程10.2.3 物流服务企业营销组织10.3 物流服务营销控制10.3.1 物流服务营销控制概述10.3.2 物流服务营销控制方法10.4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管理10.4.1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管理概述10.4.2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管理的特点10.4.3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的衡量10.4.4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指标体系10.4.5 物流服务营销质量管理体系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1章 物流成本管理11.1 物流成本概述11.1.1 物流成本概念11.1.2 物流成本的分类11.1.3 物流成本的特征11.2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11.2.1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11.2.2 物流成本管理内容与系统11.2.3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11.2.4 物流成本管理模式11.3 物流成本的核算11.3.1 物流成本核算概述11.3.2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11.3.3 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11.3.4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11.3.5 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11.4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11.4.1 物流成本预测的意义11.4.2 物流成本预测的内容11.4.3 物流成本预测的步骤11.4.4 物流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11.4.5 物流成本决策11.5 物流成本控制11.5.1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11.5.2 常见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2章 物流信息管理12.1 物流信息概述12.1.1 物流信息概念与特征12.1.2 物流信息的内容12.1.3 物流信息的分类12.1.4 物流信息的作用12.2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12.3 物流信息平台12.3.1 物流信息平台的含义及功能12.3.2 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12.4 物流信息的实用技术12.4.1 物流条码技术12.4.2 条码识读系统12.4.3 射频识别技术12.4.4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12.4.5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12.4.6 地理信息系统12.4.7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12.4.8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12.4.9 订单处理系统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3章 物流单证13.1 物流单证概述13.2 提单13.2.1 提单概述13.2.2 运费清单与货运清单13.2.3 货运索赔单13.2.4 海运提单13.2.5 海运提单的种类13.3 海运单13.3.1 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概述13.3.2 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与海运提单的比较13.3.3 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特点13.3.4 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使用13.4 空运单13.4.1 空运单概述13.4.2 空运单签字的要求13.5 铁路运单和公路运单13.5.1 铁路运单13.5.2 公路运单13.6 多式联运(或联合运输)单13.6.1 多式联运单定义及构成13.6.2 多式联运的关系人13.6.3 多式联运单特点及作用13.6.4 多式联运单与联运提单的区别13.7 其他单证13.7.1 邮包收据与专递收据13.7.2 各类常见单证13.7.3 主要的运输单证功能比较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附录 物流术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物流概述  1.1 物流概念产生及发展  1.1.1 物流概念  1.物流概念的产生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产生物流活动。物流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当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有了原始的物流。  自古以来,人们所需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就经常不同,或者在人们需要消费商品时却得不到。食品和其他产品分布虽然很广,但只在每年的某些时期供给丰富。早期人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就地消费,要么将产品转移到更需要的地点储存起来留待以后使用。然而,由于没有良好的运输、存储系统,产品的移动限制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易腐产品只能储存很短的时间。运输一存储系统的局限性迫使人们居住在产品的产地附近,消费极其有限的几种产品。人们希望有发达的物流系统,推动这些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问(甚至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  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PD)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现代的物流概念在西方国家出现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物流概念的,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才引起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物流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