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蔡锦芳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

蔡锦芳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杜甫诗歌版本及注家方面的研究,澄清了杜诗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诸多疑问。如郭知达的《新刊校订集注杜诗》,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与原宋本之问有多大的出入?神秘的杜修可、杜定功、杜立之等人是何许人也?《钱注杜诗》的底本是不是他所自称的吴若本?朱鹤龄辑注杜诗的成就究竟如何?杨伦的《杜诗镜铨》是否存在着以蒋金式的批朱本为底本但又不欲明告读者的嫌疑?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下编是关于杜甫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史”特征的呈现、好友群像的描述、杜甫喜乐诗的梳理、杜甫戏题诗的分析等,读者将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及其作品获得更深入的体察。

作者简介

蔡锦芳 女,1965年生,江苏扬州人。1989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硕士毕业,2003年浙江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杜诗学研究和清代乾嘉学术研究,已在《文史》、《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蔡锦芳 女,1965年生,江苏扬州人。1989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硕士毕业,2003年浙江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杜诗学研究和清代乾嘉学术研究,已在《文史》、《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书籍目录

自序上编 杜诗版本研究 一、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校论 ——兼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 二、宋杜诗注家薛苍舒与薛梦符实为一人考 三、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应补人《草堂诗笺》中的“赵傻”注 四、赵子栎未尝注杜考 五、宋代杜诗注家杜修可和杜定功二家真实存在吗? 六、宋代杜诗注本中的“立之”、“杜立之”、“王立之”实为王直方 七、吴若本与《钱注杜诗》 八、《杜诗博议》质疑 附录:清潘柽章《杜诗博议》辑佚 九、李实乃明末清初的杜诗注家 十、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研究 十一、蒋金式及其批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研究 ——一兼谈其与杨伦《杜诗镜铨》之关系下编 木土诗作品研究 一、议“杜诗似太史公书” 二、从杜诗能正史之误补史之缺来看其“诗史”特征 三、杜诗中的好友群像 四、浅谈杜甫的喜乐诗 五、谈杜甫的戏题诗 六、杜甫、钱谦益、陈寅恪戏题诗之比较 七、姜夔与杜甫 八、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听听”一词校释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校论——兼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  宋学者郭知达编纂的《九家集注杜诗》,据文献记载,流传至清乾隆年间时,宋本只存有两部:一是编《四库全书》时,馆臣于宫中武英殿库架上发现,后用来作为文渊阁本底本的那一部;另一是藏于黄丕烈手中,后归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的那一部。归铁琴铜剑楼的那一部,1981年已由中华书局据30年代张元济先生借瞿氏藏本制成的铅片版影印出来了,书名是《新刊校订集注杜诗》,全十六册。原本缺卷十九、卷二五、卷二六、卷三五和卷三六,已抄补全。(据瞿镛《铁琴铜剑楼书目》)另外,本中尚有不少缺页,中华书局影印时,又据清刻本抄补。由于作为文渊阁本底本的那一部后来已不知下落,所以此本显得弥足珍贵,但由于此本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抄补,所以书中的错误也实在不少。为了尽可能地弄清或恢复此宋本的本来面貌,我们觉得有必要先将武英殿库架上发现的那一部的流传情况和校勘情况了解清楚,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取得一些参照,并进而作出判断。  翻开文渊阁本的《九家集注杜诗》,我们首先会看到乾隆御题的两首诗。第一首是《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书出曾锓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九家正注宜存耳,(是编为宋郭知达集九家注,乃王文公、宋景文、豫章先生、王原叔、薛梦符、杜时可、鲍文虎、师民瞻、赵彦材,见于知达《序》。其言王文公即王安石,宋景文即宋祁,王原叔名洙,杜时可名田,师民瞻名尹,赵彦材名次公,薛梦符、鲍文虎,即其名,豫章先生盖黄庭坚也。版刻于广东,说见曾噩《序》,卷后署云宝庆乙酉广东漕司锓板。马蝴临《文献通考》载此版,亦称为善本。)余氏支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此书旧藏武英殿,仅为库贮陈编,无有知其为宋椠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