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视觉形态语义

董卫星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董卫星  

页数:

1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从2001年起开设“图形语义”这一课程,以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视觉传达实践,研究视觉形态的意义传播功能。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运用视觉形态进行意义传播的特点。在多年教学的实践中形成了《视觉形态语义》所展现的课程框架,并结累了相当一部分优秀作品,在此呈现给社会和读者,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我们对于视觉形态意义传播功能的重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视觉与视觉形态一、视觉形态与视觉能力二、视觉感知光、色三、视觉感知形状四、视觉感知体积与空间五、视觉感知意义课题练习课题作业一 空间组合课题作业二 形体组合课题作业三第二章 视觉与视觉传达 一、视觉与视觉传达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三、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1.非语言符号的唤起性  2.非语言符号的普遍性  3.结构描述性强,传达速度快  4.影像直观,视觉信息丰富  5.视觉愉悦性强  6.语义开放,传受互动 课题练习 课题作业一 统计数值图 课题作业二 区域路线图 课题作业三 情景态势图 课题作业四 内部结构图第三章 视觉形态的语义生成 一、能指、所指和符号 二、视觉形态的社会约定性 三、肖似性关系1.目睹再现的肖似性关系2.主观虚拟的肖似性关系3.范式化的肖似性关系四、象征性关系五、强制性关系课题作业一课题作业二课题作业三第四章 视觉形态语义的多样性一、形、义的对应关系二、形、义关系的多样性——一义多图三、形、义关系的多样性——一图多义课题作业一课题作业二课题作业三第五章 视觉形态的创意一、视觉形态的语言化二、视觉形态的创意1.社会强制约定的图形2.传统图形3.常用图形4.潜在的强编码图形5.弱编码图形课题作业一课题作业二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视觉感知体积与空间  就人类生存状况而言,感知外部世界的体积与空间显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立体的)空间内,在生存活动中,必须随时随地对周边事物的远近、高低、方向做适当的判断,否则生存活动就会发生困难,甚至遭遇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空间知觉无处不在,诸如上下台阶、穿越马路、操作工具以及在拥挤人群中与人保持距离等等,无一不靠空间知觉的判断。不但人类如此,对动物而言也是如此。诸如猛虎跳涧、猴子攀岩、飞鸟归巢等等,其动作之敏捷准确,无疑是靠空间知觉所作的正确判断。对一般常人而言,空间知觉主要为视觉空间知觉,并借助触觉作为空间知觉的补充手段。  立体与空间都是物质三维延展的方式,宇宙天地之间是最广袤的空间,容纳了世间的万物,宇宙之外还有什么,尚且无法知晓。空间是虚,形体是实。空间是容纳,形体是占有。但空间和形体又是可以转换的,有一些形态既作为实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又具有一定的空间容纳其他东西。如房子、瓶子、箱子等物,外在是形体,内在是空间。世界万物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呈现出三维扩张或延伸的形态,但是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都是有曲光变化的二维平面影像,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视觉理解和视觉表现的问题。眼睛的结构缺陷决定了视觉感知形体和空间必须要运用我们的心智,在对网膜影像提供的种种线索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去正确感知形体和空间。  空间知觉是指深度知觉,亦即立体知觉和远近深广的知觉。视觉对深度知觉是以环境中视觉刺激物之问的空问关系为现实资料,加上我们已有的经验,对整个情境所作出的了解与判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视觉形态语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