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出版空间

汪耀华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汪耀华  

页数:

241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与汪耀华同志相识已有二十多年了,记忆之中,他一直在上海新华书店从事图书的策划、写作、销售、推广工作,2007年在北京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他已调至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编辑部。现在,他的《出版空间理论与实务架构》出版,嘱我先读并写序,我欣然从命。  1991年6月,民进上海市委宣传部、学林出版社、上海新华书店三家单位联合举行了“《谈书笔录》出版暨上海书评走向讨论会”,《谈书笔录》是汪耀华同志的第一本作品。我当时也参加了这个讨论会。在会上,我说:“新华书店能出汪耀华同志这样一个人才,对社会对知识界是件好事。《谈书笔录》中有篇《读书·买书·卖书》,而且现在还评书、写书,这很不容易。学林出版社能出这样的书,对指导我们写书有好处,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小汪是我会年轻成员,也是民进的光荣。”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书业研究专家汪耀华先生自2007年以来思考、研究中国出版产业发展趋势的文集。  中国出版产业尤其是改制上市、区域联动、网点布局、版权输出、网络平台乃至农家书屋等重点领域的现状、趋势和生存空间是决策者、从业者乃至所有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通过长期论证、探讨,给出了鲜活、独到、扎实的意见,对于出版事业和业并行发展具有“头脑风暴”的价值,有志于出版产业繁荣发展的同仁阅读本书,将使决策更明智、执行更主动、效益更显著。

作者简介

汪耀华 曾任上海新华书店图书宣传科科长、上海新华书店总经助理、上海书香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新书报》总编辑等职。
目前,坐在福州路——主编《中外书摘》(半月刊);站在绍兴路——经营上海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 先后出版《谈书笔录》、《写在书的空

书籍目录

上编 第一章 多元求变获得发展升腾的空间 第二章 改制上市书业生存实务的路径 第三章 放眼星空搭建出版输出的战略 第四章 星星点灯发现“农家书屋”的价值下编 第五章 天罗地网培育网络嫁接的空间 第六章 扬长补短寻找区域联动的机缘 第七章 以书聚人营造书展文化的平台 第八章 落地生根实现城市地标的组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多元求变获得发展升腾的空间  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特点  (一)出版体制改革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出版业的改革在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潮的初期是被动进入的,实质性的改革是“十六大”以后才开始的,而且难度极大。由于出版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出版业改革相较于其他产业显得更加艰难,而且是渐进式的,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78年农村“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开始的。当时的改革首当其冲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双包”挑战的是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不久,人民公社解体,农业改革一步到位。但是,当时出版社的改革不敢触及制,只是在经营方式上提出过地方出版社“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一类的改进方向,新增加了一些出版单位,有了量的扩张。这仅仅是出版范围的改变、出版方式的改良,并没有牵动出版体制。后来,发行业开始连续推进“一主三多一少”、“三放一联”、“三建二转一加强”、“承包责任制”、“目标责任制”等改革探索,l992年以后发行业的零售向民营资本开放、组建出版发行集团,在性质不变的条件下谋求更大发展,但与同一时期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出版空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